中学生模拟提案呼吁帮助老年人进一步融入智能生活,政协委员将协助提交
陕西广播电视台 2020-05-16 22:40:03
刘三阳委员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提案
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部记者 曹媛媛:
一件来自西安高新一中2020届模拟政协社团撰写的《关于助力老年人进一步融入智能生活的提案》,从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82份提案中脱颖而出,近期将由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刘三阳带上全国两会。
5月的西安,骄阳似火,在西安高新第一中学,一场同样热烈的讨论正在进行。“我们很多同学都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包括小区里也有很多老年人,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利,比如说他不会用移动支付,出去以后买个菜,有时候去商店买个东西都是问题……”
高新一中高三学生赵竞川说话声音不高,但句句有条理,一旁的刘三阳委员认真地聆听着。
刘三阳委员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提案
同学们今年的模拟提案是关于助力老年人进一步融入智能生活,为啥选择这个题呢?团队成员之一的赵竞川解释说,新时代信息产业革命深入推进,不断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在现阶段,我国老年人面临着与时代脱节、融入智能生活困难的社会性问题。
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自觉居家隔离,出行健康码、消费用网购、亲友联络靠视频……疫情冲击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老年人遇到的问题更加突出。
赵竞川:“隔离在家,很多生活物资的采购需要叫外卖,需要去网购,但因为老年人没有办法使用智能手机,没有办法上网,再一方面,我们现在外出都要靠扫健康码,但是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他就得去打印健康码,生活中带来很多不便利。”
为了做好这件事,西安高新一中赵竞川、刘紫绵、李怡然等6名学生下了很大的功夫:5个多月里,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问卷、现场调研、网络查询等多种方式,共收集到全国27个省市的1102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写成调研报告,并最终形成提案。
根据发现的问题,6名学生从政府管理、安全风险等多方面入手,提出了国家应制定针对老年人智能生活现状的国家级“帮扶”计划,印发智能设备使用手册;出台“保留传统服务模式”的指导意见并开展“智能服务型社会组织”专项试点,建立志愿服务团队,为老年人开展专业的科技助老服务;出台相关社会组织规范细则,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智能服务型社会组织筹办和运营;加强对老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等一批有针对性的建议。
高新一中高三学生赵竞川:“我们其实撰写这个提案的目的,希望智能科技不应该只为年轻人服务,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有权利去享受这种智能生活,而且国家的大战略也是要建立老年友好型社会,所以我们结合国家战略和现实国情角度出发,我们觉得提这个提案是非常有价值的。”
对大部分中学生来说,“参政议政”似乎离自己很远。然而,对于西安高新一中6位高三学生来说,他们却切切实实触摸到了它的“活力”。目前这一提案已正式递交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刘三阳手中。
社团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相关调研
西安高新一中2020届模拟政协社团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三阳:“从这个角度选题,好多人都不一定能想到这块, 我觉得难能可贵。格式也都不错,有背景有现状分析,还有一些具体措施,这都没问题。一些细节上,方法措施上还可以再想得更多一点。”
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上,作为教育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刘三阳也将继续关注有关高校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