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永丰战役力阻敌军援中原——探访永丰革命烈士陵园

陕西日报 2021-03-17 11:02:50

位于关中平原腹地的蒲城县,是清代名相王鼎和近代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家乡,故有“将相故里”之美誉。73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永丰战役,及时有力地配合了轰轰烈烈的淮海战役,为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2日,沐浴着春日的阳光,记者走进了永丰革命烈士陵园。

一次战役,全歼敌军

缓缓步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呈弧形的巨幅纪念墙。纪念墙正面,绘制的是永丰战役的战斗场景,背面则是此次战役的简介,以及部分烈士英名录。

“永丰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由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副政委习仲勋、第二纵队司令员王震领导和指挥的一场重要战役。”站在纪念墙前,永丰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副所长魏磊用精彩的解说,重现了当年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1948年是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赢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年。这一年的11月,我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共同发起了淮海战役。孤立于政治、失利于军事的蒋介石急电胡宗南从西北战场抽调兵力增援中原战场。为拖住敌军,彭德怀司令员指挥西北野战军发动了强大的冬季攻势。他斩钉截铁地说:“为了配合淮海战役,决不能让胡宗南抽调一兵一卒到中原战场!”

分析了胡宗南集团的部署后,彭德怀司令员决定将西北野战军5个纵队的兵力组成两个拳头,以二、三、六纵队组成左翼兵团,驻守洛河以东,以一、四纵队组成右翼兵团,驻守洛河以西,两翼配合主动出击,形成了于运动战中歼敌之战机。

11月15日,永丰战役正式打响。经过临皋战斗和康庄战斗,至26日晚,我军完全肃清永丰镇外围据点,万余敌军被压缩在东西长600米、南北宽300米的永丰镇内。28日拂晓,我军发起总攻,以坑道爆破和炮火开辟道路,当日6时左右攻破永丰镇,展开激烈巷战,至10时左右战斗结束,全歼敌七十六军15000余人,活捉敌军长李日基、参谋长高宪岗、二十师师长吴永烈、二十四师师长于厚之等,并且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以及军用物资。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当年曾参加永丰战役并荣立特等功。在战斗中,他所在的六连担任突击连,他和两名战友组成突击组,匍匐前进率先攀上永丰城墙。他第一个跳下城墙,与敌人展开激战。在击退外围敌人后,他又冲到一座碉堡下,刨出一个土坑,把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放在里面,将碉堡炸毁。

在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展览馆里,记者见到了张富清老人亲笔书写的一封信:“在永丰战役中牺牲的战友们,你们为了新中国,用自己的命换来了国家的命,你们是共和国的英雄。祖国没有忘记你们,人民没有忘记你们。老兵张富清永远怀念你们。2019年6月15日于病房”

永丰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胡宗南所谓“重点的机动防御”“新战术”,巩固了澄城、合阳、白水等解放区,拖住了胡宗南集团,配合了淮海战役,并解决了西北野战军的粮食问题,为后来的冬季整训创造了有利条件。

军民团结,制胜法宝

绕过永丰战役纪念墙,一座高高耸立的纪念碑便呈现在眼前。碑高19.48米,寓意永丰战役发生的年代——1948年。碑身正面,王震将军亲笔题写的“永丰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今年73岁的赵进涛,曾经担任永丰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是王震将军题写碑文的亲眼见证者。“我从部队转业以后就一直在蒲城县民政局负责烈士褒扬工作。1984年,我在搜集永丰战役烈士资料过程中,有幸在北京见到了王震将军。”赵进涛说,“王震将军回忆起当年蒲城人民对部队的大力支持,仍然十分激动。在得知蒲城县正在编撰永丰战役革命烈士事迹后,便欣然题词。除了这个纪念碑的碑文,‘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几个字也是王震将军亲笔题写的。”

永丰战役能获得完全胜利,与蒲城人民的支持密不可分。

战役前夕,蒲城县马湖地下党接受了为部队筹集军粮的艰巨任务。地下党员们积极发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很快筹集军粮130余万斤,受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嘉奖鼓励。战役打响之后,蒲城县马湖游击队、孙镇游击队的游击队员们又组成13支向导队,冒着枪林弹雨带领部队扑向攻击目标,保障了外围歼敌任务的顺利完成。总攻开始后,支前民工竖云梯、抬担架,与人民军队并肩作战,显示了军民团结的强大威力。战役结束后,蒲城县委又为部队筹集军粮200余万斤,保证了部队冬季整训所需。

蒲城人韦忠民的父亲韦永昌,是当年蒲城县马湖区区长兼游击队队长。3月2日下午,在蒲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韦忠民向记者展示了其父生前写的自述文章。文中,韦永昌写道:“1948年11月24日晚,我作为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负责人有幸当面向彭德怀司令员和刘景范首长汇报了支前筹粮情况。”

“永丰战役虽然已经过去73年了,但蒲城人民拥军爱军的优良传统一直传承至今且不断发扬光大。现在每年都会有数百名蒲城青年踊跃参军,并在部队屡立军功。”蒲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付若飞自豪地说。

访谈与点评

传承革命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访蒲城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王钊

永丰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迈入新时代,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精神力量?这段历史对于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有什么意义?3月2日,记者采访了蒲城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王钊。

王钊介绍,永丰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中下旬,因主要战场在蒲城县永丰镇而得名。永丰战役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战役,阻止了胡宗南集团增兵中原战场,巩固了澄城、合阳、白水解放区,解决了我军给养困难,结束了渭北战场拉锯相持局面。

“永丰战役战事惨烈,西北野战军二纵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刘英等6000多名指战员长眠于此。”王钊说,“此次战役中涌现出了一批战斗英雄,老英雄张富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富清老人身上那种不怕牺牲、无私无畏、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是永丰战役和老一辈革命者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王钊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重温这段血与火的战斗历程,对每个共产党员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今天,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对于全党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意义非凡。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要学史爱党、学史爱国,感悟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勇气担当,推动改革发展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红色档案

永丰战役是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和国民党胡宗南部于1948年在蒲城县永丰镇进行的一次战役,此战以西北野战军攻克永丰镇而告终。

永丰战役自1948年11月15日开始,至11月28日10时左右结束,全歼敌七十六军15000余人,活捉敌军长李日基、参谋长高宪岗、二十师师长吴永烈、二十四师师长于厚之等人,共缴获各种炮114门、炮弹1836发,轻重机枪449挺,步枪、手枪3905支、子弹44万余发,战(骡)马312匹,通信器材若干。

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1988年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在这里,抚今追昔,革命烈士的事迹深深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自2016年起,陵园每年接待前来祭扫参观人员约10万人次。

王震将军为永丰革命烈士陵园题词。 姚志伟 翻拍

永丰革命烈士纪念碑。 姚志伟 摄

永丰革命烈士陵园里安眠着数百名烈士。 姚志伟 摄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4/06/28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