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三秦大地上的红色印记 探访永丰革命烈士陵园

陕西日报 2021-03-17 13:28:30

红色故事会

永丰战役力阻敌军援中原

——探访永丰革命烈士陵园

王震将军为永丰革命烈士陵园题词。 本报记者 姚志伟翻拍

本报记者 姚志伟

位于关中平原腹地的蒲城县,是清代名相王鼎和近代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家乡,故有“将相故里”之美誉。73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永丰战役,及时有力地配合了轰轰烈烈的淮海战役,为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2日,沐浴着春日的阳光,记者走进了永丰革命烈士陵园。

永丰革命烈士陵园里安眠着数百名烈士。 本报记者 姚志伟摄

一次战役,全歼敌军

缓缓步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呈弧形的巨幅纪念墙。纪念墙正面,绘制的是永丰战役的战斗场景,背面则是此次战役的简介,以及部分烈士英名录。

“永丰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由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副政委习仲勋、第二纵队司令员王震领导和指挥的一场重要战役。”站在纪念墙前,永丰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副所长魏磊用精彩的解说,重现了当年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1948年是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赢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年。这一年的11月,我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共同发起了淮海战役。孤立于政治、失利于军事的蒋介石急电胡宗南从西北战场抽调兵力增援中原战场。为拖住敌军,彭德怀司令员指挥西北野战军发动了强大的冬季攻势。他斩钉截铁地说:“为了配合淮海战役,决不能让胡宗南抽调一兵一卒到中原战场!”

分析了胡宗南集团的部署后,彭德怀司令员决定将西北野战军5个纵队的兵力组成两个拳头,以二、三、六纵队组成左翼兵团,驻守洛河以东,以一、四纵队组成右翼兵团,驻守洛河以西,两翼配合主动出击,形成了于运动战中歼敌之战机。

11月15日,永丰战役正式打响。经过临皋战斗和康庄战斗,至26日晚,我军完全肃清永丰镇外围据点,万余敌军被压缩在东西长600米、南北宽300米的永丰镇内。28日拂晓,我军发起总攻,以坑道爆破和炮火开辟道路,当日6时左右攻破永丰镇,展开激烈巷战,至10时左右战斗结束,全歼敌七十六军15000余人,活捉敌军长李日基、参谋长高宪岗、二十师师长吴永烈、二十四师师长于厚之等,并且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以及军用物资。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当年曾参加永丰战役并荣立特等功。在战斗中,他所在的六连担任突击连,他和两名战友组成突击组,匍匐前进率先攀上永丰城墙。他第一个跳下城墙,与敌人展开激战。在击退外围敌人后,他又冲到一座碉堡下,刨出一个土坑,把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放在里面,将碉堡炸毁。

在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展览馆里,记者见到了张富清老人亲笔书写的一封信:“在永丰战役中牺牲的战友们,你们为了新中国,用自己的命换来了国家的命,你们是共和国的英雄。祖国没有忘记你们,人民没有忘记你们。老兵张富清永远怀念你们。2019年6月15日于病房”

永丰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胡宗南所谓“重点的机动防御”“新战术”,巩固了澄城、合阳、白水等解放区,拖住了胡宗南集团,配合了淮海战役,并解决了西北野战军的粮食问题,为后来的冬季整训创造了有利条件。

永丰革命烈士纪念碑。 本报记者 姚志伟摄

军民团结,制胜法宝

绕过永丰战役纪念墙,一座高高耸立的纪念碑便呈现在眼前。碑高19.48米,寓意永丰战役发生的年代——1948年。碑身正面,王震将军亲笔题写的“永丰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今年73岁的赵进涛,曾经担任永丰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是王震将军题写碑文的亲眼见证者。“我从部队转业以后就一直在蒲城县民政局负责烈士褒扬工作。1984年,我在搜集永丰战役烈士资料过程中,有幸在北京见到了王震将军。”赵进涛说,“王震将军回忆起当年蒲城人民对部队的大力支持,仍然十分激动。在得知蒲城县正在编撰永丰战役革命烈士事迹后,便欣然题词。除了这个纪念碑的碑文,‘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几个字也是王震将军亲笔题写的。”

永丰战役能获得完全胜利,与蒲城人民的支持密不可分。

战役前夕,蒲城县马湖地下党接受了为部队筹集军粮的艰巨任务。地下党员们积极发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很快筹集军粮130余万斤,受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嘉奖鼓励。战役打响之后,蒲城县马湖游击队、孙镇游击队的游击队员们又组成13支向导队,冒着枪林弹雨带领部队扑向攻击目标,保障了外围歼敌任务的顺利完成。总攻开始后,支前民工竖云梯、抬担架,与人民军队并肩作战,显示了军民团结的强大威力。战役结束后,蒲城县委又为部队筹集军粮200余万斤,保证了部队冬季整训所需。

蒲城人韦忠民的父亲韦永昌,是当年蒲城县马湖区区长兼游击队队长。3月2日下午,在蒲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韦忠民向记者展示了其父生前写的自述文章。文中,韦永昌写道:“1948年11月24日晚,我作为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负责人有幸当面向彭德怀司令员和刘景范首长汇报了支前筹粮情况。”

“永丰战役虽然已经过去73年了,但蒲城人民拥军爱军的优良传统一直传承至今且不断发扬光大。现在每年都会有数百名蒲城青年踊跃参军,并在部队屡立军功。”蒲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付若飞自豪地说。

红色档案

永丰战役是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和国民党胡宗南部于1948年在蒲城县永丰镇进行的一次战役,此战以西北野战军攻克永丰镇而告终。

永丰战役自1948年11月15日开始,至11月28日10时左右结束,全歼敌七十六军15000余人,活捉敌军长李日基、参谋长高宪岗、二十师师长吴永烈、二十四师师长于厚之等人,共缴获各种炮114门、炮弹1836发,轻重机枪449挺,步枪、手枪3905支、子弹44万余发,战(骡)马312匹,通信器材若干。

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1988年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在这里,抚今追昔,革命烈士的事迹深深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自2016年起,陵园每年接待前来祭扫参观人员约10万人次。

(本报记者 姚志伟整理)

访谈与点评

传承革命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访蒲城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王钊

记者 姚志伟

永丰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迈入新时代,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精神力量?这段历史对于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有什么意义?3月2日,记者采访了蒲城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王钊。

王钊介绍,永丰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中下旬,因主要战场在蒲城县永丰镇而得名。永丰战役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战役,阻止了胡宗南集团增兵中原战场,巩固了澄城、合阳、白水解放区,解决了我军给养困难,结束了渭北战场拉锯相持局面。

“永丰战役战事惨烈,西北野战军二纵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刘英等6000多名指战员长眠于此。”王钊说,“此次战役中涌现出了一批战斗英雄,老英雄张富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富清老人身上那种不怕牺牲、无私无畏、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是永丰战役和老一辈革命者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王钊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重温这段血与火的战斗历程,对每个共产党员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今天,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对于全党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意义非凡。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要学史爱党、学史爱国,感悟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勇气担当,推动改革发展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采访手记

做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姚志伟

每次探访革命烈士陵园,都会被烈士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在永丰革命烈士陵园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得知长眠这里的烈士有很多没有留下姓名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些革命先烈勇于牺牲,甘于奉献,根本不在乎后人是否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在刚刚圆满收官的脱贫攻坚战里,全国数百万名扶贫干部坚守一线、全力以赴,不计得失、倾力奉献,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伟大的脱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个别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中。他们,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英雄!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英雄的无私奉献,我们的社会才如此美好,中华民族的崛起才这样势不可挡。对于英雄,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感动;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呼唤英雄。向中华民族层出不穷的英雄学习,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只要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先锋与群众

让村民闻着花香致富

——记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党总支书记王春颜

王春颜(右)为村民传授金银花树修枝要点。 本报记者 穆骋摄

本报记者 穆骋

3月2日早上6时多,王春颜就出门了。

前几天刚下过雨,趁着这两天放晴,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的很多村民早早就带着农具去翻地松土、扦插金银花枝条。作为村党总支书记,55岁的王春颜同样闲不住。每天早起到村里的金银花地里看看,是他必须要做的事。

闫家村地处渭北旱腰带,过去是出了名的穷: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村民主要以种小麦、玉米为生,靠天吃饭,收入微薄。2010年,在西安做生意的王春颜患上重病,治疗一段时间后回到村里休养。闲不下来的他想继续做点什么,得知当地可能适合种植金银花后,王春颜决定试一试。

经过辗转多地考察,王春颜在自家地里种了10亩金银花。3月种下,5月就开了花,一亩地收入900多元。“当时把金银花送去检测,发现其绿原酸含量比国家标准还高,说明我们这儿非常适合种金银花,品质好肯定不愁销路。”王春颜告诉记者,“金银花一年能收3次到5次,光这一项就让我年收入好几万元。”

2012年村里换届,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的王春颜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下决心带领村民发展金银花产业的他,首先动员村里的党员干部种了66亩金银花,当年每亩收入2000多元。虽然看到了收益,但对于种惯了小麦和玉米的村民来说,很多人仍心有顾虑。“我是共产党员,必须带着大家一起干好这件事!”王春颜说。为此,他自掏腰包,免费为村民提供价值60余万元的金银花苗,并为大家做技术指导。村委会对种植户每亩地还补贴150元,连续补贴3年,花开后统一收购。这样一来,村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就能有收益,大家纷纷跟着王春颜种起了金银花。2014年,闫家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亩,亩均产值3000多元。

起初,由于种植面积小,没有客商上门,王春颜就自费将金银花拉到山东市场上帮大家销售;村里缺水影响了产量,王春颜就想方设法打了6眼深水井。2015年,王春颜当选为闫家村党总支书记后,继续带领全村提升产业规模和产量,提高品质,拓展销路,同时与高校专家学者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完善品牌建设和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王春颜的带领下,如今,闫家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3700亩,人均年纯收入2.1万元。金银花开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味,村民们笑着说,大家是闻着花香致富的。靠着种植金银花,很多村民在县城买了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通过‘产业+旅游’双核驱动,持续带领群众实现增收致富。”王春颜坚定地说。

追赶超越正当时

“渭北明珠”焕光彩

——蒲城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本报记者 田锡超摄

本报记者 田锡超

蒲城,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渭北重镇。

73年前,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在蒲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西北野战军取得了永丰战役的全面胜利。

73年后的今天,勤劳朴实的蒲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的渭北明珠”、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蒲城为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蒲城县苏坊镇委员会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苏坊镇副镇长郑杰激动地说:“正是有了党建引领,我们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才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蒲城县委、县政府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镇、村在产业发展中处于“盲人摸象”状态,找不清方向、抓不住重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蒲城县立足实际,创新推出了“联合党委+”模式(由镇党委牵头组织,采取“以强带弱”的形式,成立联合党委,整合辖区各村产业资源,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与“村党组织+”模式(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产业扶贫示范点)。

“我们苏坊镇靠近富平县,各村都有养殖奶山羊的传统,但各村产业发展水平不一,比如党定村发展得就比较好。因此,我们成立了联合党委,利用党定村的优势带动周边其他村,效果非常明显,2018年全镇7个贫困村实现了高标准脱贫出列。”郑杰说。

目前,蒲城县共建成“联合党委+”产业基地22个、“村党组织+”产业点269个,所有行政村完成清产核资,实现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11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25999户96236人全部脱贫。

工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1月9日,渭南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蒲城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评为“绿色创新成长型十强工业企业”。这家2019年底才投产的公司之所以得到渭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得益于其在离子交换树脂行业的领先水平。

2018年,得知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扩建生产基地的消息,蒲城高新区积极对接,最终成功招引蒲城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户。“一方面,蒲城离西安很近,便于我们与母公司的来往;另一方面,这里的配套设施比较完善,有利于公司发展。”蒲城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冉晓洪说,今年,在蒲城高新区的支持下,公司将继续提升产能,预计实现2.38万吨通品类树脂的生产,产值有望超过3亿元。

目前,蒲城高新区已经实现与渭南高新区的协同发展,水、电、路、通信以及污水处理等基本要素完备,热力蒸汽项目、环保安全监控平台建成投用,重点危险源监控预警实现全覆盖,企业用能成本降低30%以上。

蒲城高新区的发展只是蒲城县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蒲城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成功招引了陕西中化蓝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形成了能源化工产业、生物农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产业五大产业体系,构建起央企、省企、县企以及中小微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此外,蒲城县还与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盟,先后培育和引进市管拔尖人才3名、县管拔尖人才2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200余名。

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

蒲城县一直是我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耕地面积达140多万亩。近年来,为振兴乡村经济,在稳住粮食基本盘的同时,蒲城县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将大棚请进大田,通过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20年,蒲城县设施农业面积超过30万亩。

“今天已经卖了1.2万元了!”3月2日这一天,张芙蓉的心情分外好。2019年底,她和丈夫在紫荆街道贾曲高效农业示范园承包了2座大棚种植蒲城老甜瓜,第一年就挣了10万多元。

“我们这里一直有种植蒲城老甜瓜的传统,但因为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不容易产生规模效益。”园区负责人郭万宏介绍,蒲城老甜瓜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严苛,比如挂果的时候要求温度在30摄氏度至35摄氏度之间,否则很容易裂果。“有了大棚,加上温湿度的控制和农家肥的使用,我们实现了蒲城老甜瓜的大规模种植,让农民获得了更多实惠。”

与此同时,蒲城县还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各类农业园区45个,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5家、家庭农场161家。“蒲城酥梨”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达30.09亿元。2020年10月,蒲城县被评为“陕西省2019年度现代农业强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胸怀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蒲城县委书记陈振江说。

成绩单

“十三五”时期,蒲城县生产总值累计实现933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37%;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实现1302.5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19.4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98.83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分别增加9368元、5291元,分别增长36.8%和61.8%。

蒲城县所有行政村清产核资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实现清零,11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退出国定贫困县目标。

(本报记者 穆骋整理)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4/11/23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