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革命文物】闫红彦同志穿过的上将服
延安革命纪念馆 2021-06-15 17:29:30
这套服装为蓝色的上将军服,长82厘米,宽51.5厘米,肩宽15厘米,袖长61厘米,领口与袖口处都有黄色绣花,有肩章,服装正面有两竖列六颗扣子。衣服有虫蛀,有小洞口,有污渍。
这套上将军服是1955年授衔时配发给闫红彦同志的,他平时非常珍惜这套服装,只有在参加重要活动或者是重要场合时才穿着它。
闫红彦,陕西子长人,1909年10月26日生于陕西安定(今子长)瓦窑堡。为了生存,曾在陕北军阀井岳秀手下当过兵,在谢子长等人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了谢子长和李象九等人发动的清涧起义,失败后在陕西、山西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工农武装。1931年参与创建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在吕梁山区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后率部西渡黄河,转战到陕北地区,所部也改编为陕北游击队。同年10月率部与刘志丹在南梁会合,任新成立的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第1支队第1大队大队长。1934年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入国际马列学院、苏联红军陆军大学学习。后因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失去电讯联系,于1935年4月受命送密电码回国,同年底到达瓦窑堡,将密电码正背一遍、倒背一遍复述出来,恢复了中共与共产国际的联系。1936年初任中国工农红军黄河游击师司令,担负封锁黄河沿岸、保障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的任务。3月任第30军军长、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东征战役。回师陕北后,在中共中央遇到险情的情况下,率领部队紧急增援瓦窑堡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安全转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阎红彦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3团团长。1939年任警备第1旅政治委员,率部驻防甘泉、富县一带,镇守陕甘宁边区南大门。1942年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渡江战役和向西南进军。
建国后,闫红彦先后任中共川东区委副书记、川东行署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四川省委副书记、书记,四川军区副政治委员,四川省副省长兼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1959年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99年10月26日,闫红彦的儿子闫则群将这套上将服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被定为一级文物珍藏并展出。
闫红彦同志穿过的上将服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