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陕西日报 2021-12-09 10:39:53
11月25日,在陕西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由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树刚主持完成的“煤层高强开采瓦斯解吸运储机理及抽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继今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后获得的又一项重要科技奖励。目前,学院累计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60余项。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深耕煤炭行业80余年,在煤火灾害防控、瓦斯灾害防治、矿井通风等煤矿自然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保障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学院紧密结合国家应急管理要求,在保持煤矿安全优势基础上,积极拓展化工安全和城市安全领域,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
在西安科技大学徐精彩先进事迹展览馆内,这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人物的话语,依然让人难忘:“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创新思维的心血凝结,更是国家投资、人民血汗的结晶,若不能尽快地应用到现实生产中,等于是浪费国家资源,这是一种犯罪。”
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是徐精彩教授生前一直进行的思考和实践,也是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不断追求的目标。
常心坦、李树刚教授带领的矿井通风与瓦斯灾害防治创新团队,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他们开发的MFIRE火灾通风软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用户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研发的矿井智能通风系统、通风瓦斯实时监测与关联分析平台、瓦斯精准抽采技术,在全国20多个矿区100多个矿井推广应用,为煤矿安全智能开采提供了保障。
2019年1月,受榆林市政府委托,邓军教授带领煤火灾害防治团队,承担国务院批示督办的“榆林炭窑渠、布袋壕煤矿火区综治应急灭火示范工程”。团队迎难而上,确定治理思路,制定了“消明火、控漏风、降能量”的技术方案及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坚守50多天完成预期灭火目标任务,彻底消除了明烟明火,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该工程攻坚克难再创煤火灾害治理新奇迹,是国内外罕见的大面积、高风险、短工期煤火灾害防治项目,解决了榆林煤矿火区重点难点问题,推进了榆林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该团队坚持面向生产搞科研,长期深入井下生产一线解决煤矿技术问题,与煤炭企业保持着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优势,参与指挥决策了190多次火灾治理和救灾工作,为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有效的防灭火技术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科研成果,该团队形成了十余个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并将相关成果及产品推广应用于全国20个主要采煤省的100多个矿区,出口至俄罗斯、孟加拉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听党指挥,闻令而动。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在山东、新疆、内蒙古等地开展了数百项灾害治理工程和矿山应急救援,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尤其在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过程中,他们坚守一线救援30多天;在山东笏山金矿爆炸救援中,他们坚守救援11天,用自主研发的生命探测仪24小时不间断搜寻监测井下被困人员,探测井下巷道和空间的生存环境参数以及井下水位上升速度和用水量,为制定后续救援技术方案、给养和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井下现场一手资料,为成功解救遇险矿工提供了宝贵的支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西科人顶天立地的精神风貌。
多年来,他们积极参与煤矿企业安全技术会诊、安全文化评查督导和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并承担了全国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监察干部集中轮训工作,自2016年以来,累计培训各类人员达5000余人,还牵头承担了《陕西省应急管理领域“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陕西省“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西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西安市综合防灾规划》等重要规划编制工作。201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成为陕西省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A类的工程学科,同年,该学科获批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