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全民健身迎省运
榆林日报 2022-04-24 10:33:14
“这里锻炼条件好,设施也齐全,我每天都来锻炼一下,对身体比较好。”家住沙河公园附近的市民艾先生说。
近日,随着气温不断回升,公园内锻炼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一场全民健身热潮逐渐掀起。为了让更多群众关注省十七运会、支持省十七运会,营造“迎省运、惠民生”的浓厚氛围,榆林市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将积极健身、崇尚健康作为新的生活追求,营造全社会关心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着力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健身圈”
“以前我们想踢球,根本没有场地,去年沙河公园足球场投入使用后,我们只要想踢球,就来这里,环境很好,大家都特别喜欢在这里踢球。”足球爱好者李佳轩高兴地说。
为了给群众打造更好的全民健身场所,榆林市近年来逐步对城市的公园绿地进行了提升改造,着力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健身圈”,2020年建成了全市首个体育公园;2021年,又在沙河公园、河滨公园(三期)建成了笼式篮球、乒乓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儿童娱乐区,还为69个行政村新配备了体育器材;完成5个城市社区体育器材配送工程,城区“15分钟健身圈”得到进一步优化,群众锻炼健身环境更舒适。
在榆林景观大道体育公园内,新建的“红色”健身智能步道已成为周边群众锻炼健身的“打卡点”。“只要在步道起点扫码连接智能设备后,就可以了解锻炼的步数、消耗能量等数据,让我们的锻炼更加科学有效,非常便捷。”经常在体育公园锻炼的市民李女士说。
健身智能步道总长2.2公里,平均宽度2.5米,装有智能化步道设施、步道基站、智能健身器、休息座椅等设施设备,有效缓解了周边6万名群众健身需求,为完善榆林城市功能、增强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我们还将优化城区‘十五分钟’健身圈,为50个社区配送健身器材,为70个村实施农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有效提升了体育健身场地,提高全民运动水平,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王龙龙介绍说。
举办各类赛事活动展现省运风采
“省十七运会群体组项目共有六个大项的比赛,我们目前已经把之前参与比较好的队员进行组队,下一步还将组织选拔比赛,希望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参加群众组的比赛。”省十七运会榆林筹委会群体部驻会副部长郑大彬饶有信心地说,榆林在群众组项目上还是有基础有实力的,我们一直积极参加省市各类比赛,也承办了不少赛事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陕西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榆林市代表团参加太极拳、篮球、瑜伽、乒乓球、拔河5个项目并荣获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被组委会评为全民健身活力市,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
以举办省十七运会为契机,近年来榆林市精心设计宣传载体,坚持每年举办各类群体赛事,推出“一县一品”特色赛事,累计参与人数过百万,尤其是背婆姨大赛等赛事备受群众欢迎,运动健身已然成为榆林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仅去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建党100周年 我要上全运”、2021陕西榆林背婆姨大赛等群众类比赛活动136次,市本级19场,为体育交流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体育惠民和体育运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榆林市承办高水平赛事的组织能力,积累了办赛经验。
榆林市还全力支持县市区以打造常态化、特色化、专业化、市场化为目标的“一县一品·精品赛事”,强化市、县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整体效应,整合力量,办出品质一流的精品赛事。
逐步扩大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
去年以来,榆林市共开展太极拳、广播体操等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10期4000余人次。“通过这类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规范的动作带到日常的全民健身群体中,令更多的群众从中受益,从而推动全市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王龙龙说。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榆林市还启动了“我要上全运”工间操健身行动,培训工间操40余个单位共计3000余人,既展现了榆林干部职工运动风采和精神风貌,又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热爱,为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健康榆林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今年,我们将全力落实好十七运会相关赛事活动、举办好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落实一县一品精品赛事活动,力争举办市级30场次以上群体赛事,同时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及各项全民体育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突出全民健身主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榆林市各健身点的全民健身水平,为十七运会的举办营造良好氛围。”郑大彬说。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