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一带一路”建设丨千年帝陵焕发光彩 文物保护功不可没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8-06 09:14:15

编者按:陕西是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7月31日至8月8日,中外媒体记者分赴陕北、关中、陕南三线同步开展采访调研活动,感受陕西各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实践、新成就、新经验。西部网·陕西头条推出“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采访调研行”,反映中外媒体眼中的陕西印象,感受“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脉动。

西部网讯(见习记者 惠璇璇)8月4日,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随“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采访调研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咸阳市昭陵博物馆,参观昭陵出土文物,了解文物保护工作新进展。

昭陵博物馆文物展品。

走进昭陵博物馆陶俑展示区,一件件形态各异的陶俑吸引了采访团记者的注意。在陶俑“丝路驼铃”展柜里,摆放着唐朝商人和满载货物的骆驼,栩栩如生,部分陶俑色泽仍清晰可辨。

根据历史记载,1300年前,唐朝政府设有专门的机构经营管理丝绸之路事宜,保证丝路畅通无阻,商旅争相往来,丝路贸易日盛。唐长安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城市,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长期居住在长安城的外国人及少数民族最多时达数万人,将唐代的对外交流向更深层次推进。而这些保存完好的陶俑,正反映出唐朝人丰富多彩的生活。

昭陵博物馆文物展品。

昭陵博物馆馆长张志攀告诉记者,为了使挖掘出土的文物焕发光彩,博物馆工作人员一直致力于文物保护工作,“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主要是为了确保这项工作能够扎实推进,守护好我们珍贵的文物,也守护好我们千年的灿烂文化。”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7/05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