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书记谈·乡镇篇】渭南市富平县曹村镇党委书记韩涛:大抓特色产业深化产旅融合 加快构建三产融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渭南市富平县融媒体中心 2022-09-22 14:03:29
曹村金瓮山(本文图片由富平县曹村镇人民政府提供)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富平县曹村镇产业发展现状?
曹村镇党委书记韩涛:曹村镇位于富平县城以北20公里,地处桥山山脉及其南麓,面积119平方公里,北部约三分之二为山区,南部三分之一为山前洪积扇地带。曹村镇是“陕西省特色旅游名镇”“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镇内有唐丰陵、贾岛墓、金瓮山、月窟山等历史文化遗存。曹村镇主导产业是柿子,全镇柿子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鲜柿6万吨,加工柿饼1.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20亿元;花椒、核桃、石榴、曹杏等杂果近4万亩,林果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是曹村农业产业的真实写照。全镇现有大福、富柿花等柿子专业合作社62家,以柿子为主题的采摘游、摄影游、单车游、登山游、祈福游方兴未艾,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
曹村地貌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曹村镇的主导产业是柿子,在大力发展柿子等特色产业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曹村镇党委书记韩涛:曹村镇是富平尖柿的优生区,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出台尖柿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并隆重召开全镇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专题会议,重奖柿子产业优秀经营主体、龙头企业,这一系列举措坚定了曹村柿农发展产业的信心、激发了广大企业家大干柿业的活力。曹村镇按照全县“145”柿子产业布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建园区、育主体、延链条、创品牌、强旅游,着力打造中国柿子名镇。
坚持党建引领,隆重召开曹村镇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引领更多群众加入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热潮。成立曹村镇柿子产业党支部、柿子产业联合会、集体经济组织联合社,集智聚力、资源共享,不断壮大柿子产业优势,辐射带动花椒、曹杏等特色产业发展。组建柿子专家技术服务队,开展全产业链教学培训,拍摄柿子种植、病虫害防治短视频,为培育职业柿农、电商团队厚植坚实基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化村企联建,搭建采购、用工、销售等平台,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夯实产业基础,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全面实施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投资6482万元,实施万亩柿园灌溉、中国柿博物馆改造提升、金翁、渭鸿、绿秦等企业标准化改造10个重点项目,推动全产业链提档升级。鼓励合作社开展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先后开发柿子茶、柿子酒、柿子盆景、柿子酵素、龙培茶、花椒酱等32种特色农副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按照“政府宣传+企业推广”方式,通过中省市县媒体、各级展销会、尖柿节、旅游节及自媒体平台,推广“土字号”“乡字号”品牌,打响曹村特色产品知名度。
曹村柿子
记者:曹村镇是“陕西省特色旅游名镇”“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在乡村旅游方面是如何推进的?
曹村镇党委书记韩涛:曹村镇聚焦县委县政府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目标任务,按照“一心两点三带”发展思路(“一心”即镇区核心;“两点”即太白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点、白庙产旅深度融合示范点;“三带”即南部历史文化及红色文化体验带、中部山前万亩优质柿子林带、北部以生态恢复为主的杂果林带)。唐丰陵3A级景区、太白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成功创建,白庙片区旅游规划编制完成,游客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紧抓接杏成熟、端午寻艾关键节点,成功举办首届乡村旅游节,完成全镇特色农副产品推介,规划设计旅游线路,发布旅游宣传片,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积极推进省级柿子特色小镇、太白村田园综合体、大渠村红色旅游交通站、大贾村贾岛墓提升改造项目,大力支持群众发展特色餐饮、民宿体验、农特产品及柿乡文化体验店,探索“全域旅游+农户”致富模式,不断提高群众收入。
下一步,曹村镇将严格落实县委“四精要求”,争做“八个表率”,统筹“做强柿业、做大旅游、做优镇区、做美乡村”四大方面,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深化产旅文旅融合,扩大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加大产业旅游宣传力度,真正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努力以特色鲜明的柿子产业、柿子品牌、柿乡文化引领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韩涛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