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书记谈·乡镇篇】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党委书记李翔:立足产业优势 全力打造渭北商业“核心圈”
渭南市临渭区委宣传部 2022-09-28 13:16:39
“今之临渭,古之下邽。”下邽镇地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城北25公里处,是古下邽县城所在地,素有“三贤故里”之美誉。下邽镇辖29个村6.8万人,总面积107平方千米,其中葡萄6.8万亩,是下邽镇农业经济主导产业。近年来,下邽镇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镇”“国家级产业强镇”“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中国葡萄之乡”等称号。
下邽镇航拍图(本文图片由临渭区下邽镇人民政府提供)
近年来,在临渭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两级商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下邽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下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特色农产品上行和镇村商贸功能拓展两个关键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不断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畅通城乡双向循环,夯实乡村产业基础。
临渭区下邽镇党委书记李翔
坚持科技化设施化升级传统产业
下邽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降产量、提品质,上设施、增效益,保安全、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加快推动传统葡萄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市场需求优选红提、阳光玫瑰、克伦生等早、中、晚熟葡萄品种10余个,达到避雨设施全覆盖。积极争取千亿级设施农业项目,分别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北七村、柳园村建设连栋薄膜温室大棚项目,发展现代化、科技化、标准化葡萄种植模式,以点带面打造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夯实“临渭葡萄”品牌建设基础。
下邽镇葡萄产业化发展优势显著
坚持全链条补短板促进三产融合
下邽镇聚焦主导产业、龙头企业、薄弱环节,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让特色葡萄产业发展“身强体壮”。通过争取项目支持、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等,不断强化水电气路讯等镇村基础设施,建强产业链;通过鼓励支持果袋厂、气调库等相关企业落户,不断强化葡萄产业市场竞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鼓励扶持住宿业、餐饮业、运输业等衍生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全镇产业交易的辐射带动效能。
阳光玫瑰葡萄
下邽镇由过去的南七乡、下吉镇、周家乡合并而来,下邽集镇、南七集镇和周家集镇都完整保留且发展态势良好,传统的集市赶会也延续至今。同时,下邽镇北边的阳尹村和蒲城县原任镇接壤,自发形成了一个蔬菜瓜果类农贸市场。随着葡萄产业带来的农民经济持续增收,各行政村内已实现小商店、农资店全覆盖,部分村庄内开有理发店、饭店、信合代办服务点、快递服务点等,方便了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下邽镇还从提升价值链出发,一方面重点扶持渭南葡萄产业园、裕美现代农业园等科技园区,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开发出了葡萄干、葡萄醋、葡萄果酒及酵素等系列衍生产品,打造临渭葡萄品牌附加值;通过各类农业展会、商贸博览会、伴手礼定制及定向推介展销等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全力抢占“微笑曲线”两端,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下大气力推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挖掘“三贤故里”特色资源,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进一步加快全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邽镇农田设施分布
坚持创新流通模式促进产销对接
下邽镇采取“实体店+电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设扶贫超市,以扶贫超市为新零售的载体,搭建全域葡萄产业供需平台及体系,可与全国各地的客商共享产业精准数据,创新推动大宗贸易及个体零售线上交易模式,尽力疏通区镇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强化产销对接机制。进一步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积极探索电商平台直播助农新模式,引进临渭区恒易强达电商“云龙助农”团队落户,着力解决农村网购“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产品整合装箱,强化物流配送
下一步,下邽镇将围绕“巩固一产、壮大二产、融合三产”的发展思路,在全镇重点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商贸中心,增加生活服务功能,推动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在一些示范村,把一批小商店改造升级为新型连锁便利店。另一方面,加快标准化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农业产业创新创业孵化“五大”板块,促进“商品+服务”“文化+旅游”“种养+观光”“生态+休闲”等多种经营业态有机融合,助力农村商业体系建设,为临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贡献力量。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