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书记谈·乡镇篇】渭南市大荔县赵渡镇党委书记杨碧舟:加快“四镇建设”步伐 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 2022-11-30 14:17:26
记者:首先请您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大荔县赵渡镇的基本情况。
大荔县赵渡镇党委书记杨碧舟:赵渡镇是关中历史文化名镇,春秋时期为芮国国都,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在此渡黄河而得名,是清代“救时宰相”、东阁大学士“闫敬铭”的故乡。赵渡镇地处大荔县城以东25公里,黄、洛、渭三河交汇处,绵延20公里的沿黄公路穿境而过横贯南北,辖区地域广阔平坦,自然禀赋独特,历史遗存众多,素有“浩穰之区”的美誉。全镇辖15个村,131个村民小组,8015户30922人,属纯移民乡镇,土地面积180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冬枣,特色产业为沙苑子、莲菜,传统产业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景点有黄河牛毛湾景区、万亩荷花基地、黄河文化展览馆、中国枣文化博览园、大庆关遗址、全国文明村严通村等。
位于黄河沿岸的赵渡镇素有“浩穰之区”的美誉(本文图片由大荔县赵渡镇人民政府提供)
记者:目前赵渡镇的工作思路是什么,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
大荔县赵渡镇党委书记杨碧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赵渡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秉承“文明、守信、忠诚、担当”的机关文化,坚持“农业兴县、工业强县”双轮驱动,站位“三个率先”,唱响“四个创一流”,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出了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建设沿黄经济强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沿黄特色小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争创沿黄旅游名镇;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建成沿黄生态重镇的“四镇建设”目标。
聚焦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引擎”。一是重点项目落地生根。近年来,先后建成黄河文化历史展览馆、中国枣文化博览园、大庆关黄河文化休闲广场及中国大荔全域农业公园标志东南大门。二是设施农业不断发展。建成规模为61座现代化设施大棚的赵渡镇现代化产业园第一、二期项目,产业园第三期项目23座设施大棚正在抓紧施工;今年投资1000万建设乐合、利民、大庆关、鲁安4个村级产业园以及赵西村沙苑子深加工项目。
莲池劳作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美丽乡村“颜值”。以沿黄路为特色亮丽名片,近年来赵渡镇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制定综合整治推进方案。建立日督查、月排名、季观摩、年考核工作机制,形成了班子成员尽心尽责管、党支部书记常态长效抓、党员群众凝心聚力干的工作格局。二是提升改造沿黄公路风貌。对赵渡街道进行改造提升,实施绿化亮化工程,打造中欧风情结合的美丽街道;持续加强对平民、鲁安街道的综合整治,达到美化、净化效果;近年来先后对乐合村及严通村进行整村改造、对大庆关段全程3公里民居进行了墙体立面改造。三是开展志愿文明实践活动。不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向沿线商户及群众宣传人居环境、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等方面政策,形成“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群众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自我防护的主动性。
聚焦农业农村,守牢农村资源“底线”。一是开展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结合各村实际,在春合村、新安村、新建村等8个村实行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共涉及农户2941户,土地面积3万余亩,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依托黄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冬枣、莲菜、沙苑子等特色产业,目前有冬枣4万余亩,莲菜2万余亩,沙苑子2万亩。三是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定期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和林业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现场开展冬枣及晚播小麦技术培训40余次。
赵渡镇党委书记杨碧舟(左一)入户宣传各项政策
聚焦灾后重建,筑牢安全稳定“防线”。赵渡镇始终坚持把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作为首要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解决群众吃穿、住房、生产等问题。一是惠民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及时精准为受灾群众分批发放各类生活补助金,解决好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二是危房修缮重建顺利完成。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全镇12个受灾村5130户房屋开展了两次应急评估和三次房屋受损等级认定,顺利完成3797户危房竣工验收及修缮补助拨付工作,确保群众住房安全。三是产业受灾情况摸排核实。对棚体受损情况经过三轮摸排,共核查确权受灾土地面积4.69万亩;对受灾冬枣苗木栽植情况进行了两轮统计核查,共核验冬枣苗木144万余株。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积极联系县水务局、交通运输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对水毁道路、电力、通讯、灌溉等基础设施进行恢复建设工程,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聚焦党的建设,稳定基层组织“根基”。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有效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星级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严格发展党员程序,抓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坚持以“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为统揽,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抓实干部思想教育和纪律作风。扎实开展“十镇百村双强+”行动,不断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把严通村创建为五星级党组织,切实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激活镇域各党支部的组织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黄河湿地大荔段生态向好成为候鸟栖息地
记者:下一步赵渡镇将如何围绕“四镇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呢?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
大荔县赵渡镇党委书记杨碧舟:下一步,赵渡镇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坚持“双轮驱动”,站位“三个率先”,严格按照“四个一流”要求,锚定“四镇建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为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核心区”而贡献赵渡力量。
一是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建设沿黄经济强镇。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设施大棚冬枣、中药材(沙苑子、牛蒡等)、优质莲菜等特色产业,形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加强赵渡镇产业园及四个村级产业园运营管理,继续发展壮大产业园规模,增加种植品类,不断提高产业园收益及产业分红。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沿黄特色小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争取各级资金项目,不断完善镇域基础设施,建设“黄河流域特色美食、特色旅游产品街区”,实施黄河西岸垂钓比赛及特色民宿区建设,打造集黄河文化风情体验、美食体验、湿地休闲等功能为依托的特色小镇。
三是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争创沿黄旅游名镇。依托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官场现形记》等典故,讲好赵渡故事;依托黄河生态风情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打造古城墙、黄河牛毛湾观景区、黄河文化展览馆、冬枣博览园、万亩有机冬枣观光采摘园一日游线路。在黄河湿地观赏万亩荷花、览黄河风景、品渔家美食、住特色民居,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农业。
万亩荷塘
四是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建成沿黄生态重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家园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广植树,大栽树,打造沿黄公路线上的绿色屏障,让黄河湿地真正成为“大花园”“大氧吧”。持续开展黄河“清四乱”工作,坚持河长负责、镇村联动、齐抓共管,彻底整治河道乱象,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来源:渭南市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