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改革成效初显

法治网 2023-03-31 15:17:13

法治网特约评论员 郭明龙

2023年3月7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中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部分以“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为起始句,展现了五年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及检察机关协同各方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成效,说明检察机关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改革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首先,检察机关优化了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组织保障。最高检自2018年专设未成年人检察职能部门,实现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为全面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提供了组织保障。各级检察机关将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归口办理,可以统筹运用多种检察职能,推动完善一体履职、全面保护、统分有序的未检融合履职模式,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未成年人检察职能的集中统一行使,也是以检察自觉检察担当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其次,检察机关通过指导性案例和检察建议不断织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之网。立法具有概括性、抽象性,需要在具体案件中根据情形加以细化,进而统一法律适用。最高检注重利用指导性案例制度生成检察政策,2022年3月7日首次发布以“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为主题的指导性案例,之后常态化。今年报告中提及的“网络猥亵等同线下犯罪追诉”的检察政策来源于2018年检察机关抗诉的一起通过网络聊天强迫女童自拍裸照案,最高检把该案作为指导案例下发,所确立的检察政策有利于执法尺度的明确。报告中提及的2018年向教育部发出的第一号检察建议,则来源于最高检抗诉的一起学校老师强奸、猥亵多名女童案件,针对案件所暴露出的校园安全管理漏洞,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并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共同建立起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制度,举一反三,推动堵漏建制、源头保护,强化了综合治理效能。

再次,检察机关创新履职,以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并不是检察机关的“独角戏”,需要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在综合司法保护模式下,检察机关并未就案办案,而是聚焦案件背后的问题,努力以司法保护、能动履职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创新履职”主要表现在,善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不仅以公益诉讼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还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致家长信函(督促监护令)、指导学校加强教育引导、建立联动机制等方式,坚持监督不替代、到位不越位,以司法保护激发“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形成共治格局。今年两会前夕,最高检又就防止未成年人滥用药物、阻断性侵犯罪未成年被害人感染艾滋病风险、惩治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犯罪、未成年人网络民事权益综合司法保护发布四件案例作为第四十三批指导性案例(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主题),均体现了以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协同提升“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工作质效的努力。

最后,检察机关充分用好用足公益诉讼方式,紧盯重点领域,促推新兴业态依法治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年来,电竞酒店、剧本杀、点播影院等新兴业态受到了包括未成年人等在内的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同时也存在着监管治理盲区和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风险隐患。检察机关直面问题,凝聚社会共识、破解新兴业态治理困境,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以检察司法保护促进家庭、社会、政府等保护责任落实,促推各方充分履职,补齐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短板。

五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如报告中所说,“要在社会各界支持下‘没完没了’抓下去”,携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4/12/22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