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黄河遇见海·潮起三秦看新程丨延长县黑家堡镇:果枝变“宝贝” 现代循环农业园让群众在家门口致富增收
西部网09-14 08:52
西部网讯(记者 杨晏宁)在延安,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苹果枝能用来做什么?延安市延长县有一个小镇就巧用了废物资源,不仅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还改善了生态环境。9月13日,“沿着黄河遇见海·潮起三秦看新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延长县黑家堡镇现代循环农业项目,了解当地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产业”发展新路径。
“我原来是做建筑生意的,在2018年时有了让现有资源高效利用的想法。”贺思宏向记者说,“以前我们这里的秸秆和树枝,都被当作垃圾扔在路边,既影响环境,又影响交通。”为解决这方面问题,他积极和专家们进行沟通,通过试用,发现果树枝可以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然后可以成为清洁燃料。2022年,贺思宏成立的源新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源新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贺思宏向采访团展示大棚辣椒。
记者走进源新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近距离感受生物质燃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记者看到,生物质燃料可以用于取暖、做饭、烧水等等。“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同时用生物质燃料与煤炭烧水,生物质燃料能在6分钟内烧开6斤水,而煤炭则需要10分钟。”贺思宏告诉记者,生物质颗粒的热值能达3400~6000大卡,可替代煤、油、气作为燃料,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此外,它体积小,耐燃烧,也便于储存和运输。
“我们镇的大棚农业、畜牧业之所以那么好,因为用的都是好东西,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延长县黑家堡镇党委书记杨宏贤介绍,牲畜饲料是田间地头的秸秆加工成的;田地肥料用的是用牲畜粪污进行加工成的有机肥;用来取暖、生火的燃料是用苹果树枝加工成的。
延长县黑家堡镇党委书记杨宏贤向采访团讲述生物质燃料。
2022年,黑家堡镇现代循环农业园区累计回收废畜禽粪污1.4万吨,生产有机肥2万吨,满足了3.66万亩果园和棚栽种植使用;回收废弃果枝、苗木1.5万吨,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万吨,满足了4000户群众冬季取暖使用;回收作物秸秆600吨,产出饲料660吨,满足了5000只羊子养殖所需,实现产值4900万元,实现利润830万元。提供稳定长期就业岗位15个,临时雇工1000余人次,增加周边群众务工收入108万余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