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以开放蓄势 为发展聚能

陕西日报2024-07-18 07:41

开放的陕西有多少种“面孔”?

在西安国际港站,是川流不息的中欧班列——每100分钟就有一列班列出发或抵达,全国20多个城市的出口货品在这里集结中转。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跑道上有序起降的航班——380余条客货运航线通达全球38个国家82个城市。

在大唐不夜城,是身着汉服的外国游客——置身气势恢宏的仿唐建筑群,各种肤色的游人对着镜头高呼:“City不city啊?City!”

……

2000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西出长安,开辟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如今,这条中外贸易“黄金通道”让内陆腹地的陕西迈向对外开放的前沿。

以开放蓄势,为发展聚能。近年来,陕西持续畅通开放通道,升级开放平台,创新开放制度,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全域开放体系,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不断汇聚新动能、新优势。

畅通通道  增强开放新动能

经过数月密切沟通和精心筹备,6月30日,满载50车比亚迪汽车组件的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经过8天长途跋涉,这批组件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州,在当地的比亚迪工厂组装下线。

这是中欧班列(西安)为比亚迪定制的首趟汽车组件专列。今年6月,比亚迪吉扎克州汽车工厂量产的首批新能源车下线,标志着比亚迪在中亚地区的生产中心启用。“未来几年,比亚迪吉扎克州汽车工厂产能将逐步提高到30万辆。今年预计有超过1.2万个集装箱的比亚迪汽车组件运输至中亚地区。”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说。

不只是比亚迪,近年来,陕汽、隆基、康佳、吉利等龙头企业的产品纷纷搭乘中欧班列出海。陕西对外开放的新动能愈加强劲。

今年1—6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2372列,同比增长13.1%;发送货物25万标箱,同比增长10.4%。10余年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过2万列,开行量、货运量等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这条横贯亚欧大陆的“黄金通道”,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有力支点,也不断拓展着陕西通达全球的发展空间。

陆上班列飞驰,空中织线成网。

6月16日,长龙航空GJ8937航班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飞往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际机场。

这是继西安—塔什干航线后,我省第二条直通乌兹别克斯坦的客运航线,标志着“空中丝路”再次扩容。陕西在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7城客运航线全覆盖。

截至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380余条,并在西部地区率先开放使用第五航权,连通全球38个国家82个城市,初步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构建起西安乃至陕西融入世界、开放发展的“空中丝路”。2023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接待旅客413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6.6万吨。

升级平台  汇聚开放“西引力”

7月12日,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智能温室里,不同颜色的小番茄长势喜人。

“在杨凌,我看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希望把这些收获带回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农业学院土壤、农业化学和生态学教研室教师叶尔塔耶娃·扎依娜古丽说。

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是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的实训基地。今年5月,扎依娜古丽作为发展中国家水土保持与旱作农业研修班学员来到这里。

“不少国家农业发展受干旱、缺水等因素制约。我们根据这些国家气候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温室,开展线下培训、示范推广。”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总规划设计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邹志荣说,示范园已接待上合组织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团体56个、学员1900余人。

截至目前,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拥有20个农业技术实训基地,建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现代农业交流中心和5个联合实验室。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先后派出73批次190余名专家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合作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火热”的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正是陕西以高能级平台汇聚开放“西引力”的缩影。

今年6月,陕西发布《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阶段性成果清单》,梳理出机制建设、经贸合作、互联互通等方面27项阶段性成果——

在拓展经贸合作方面,中欧班列长安号北哈州粮油物资生产物流加工基地投入使用;隆基绿能60列3000个集装箱的光伏组件出口乌兹别克斯坦;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陕西同中亚五国新增对外直接投资额5116万美元。

在提升发展能力方面,“中国—中亚五国交通基础建设领域人才培养联盟”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在阿拉木图市启用;西安交通大学与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共建“中国中心”揭牌。

随着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欧亚经济论坛的成果纷纷落地,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陕西正阔步走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道路上。

创新制度  塑造开放大格局

7月13日,在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西安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一件件待查验的包裹经过海关“智能审图”查验无异常后,由自动传送带送往货架,等待装机起飞。

这里是陕西首个国际邮件、商业快件、跨境电商“三关合一”的海关监管场地。

“我们以航空、公路、铁路组成通达各地的邮运网络,同时发挥‘三关合一’和‘空侧安检前置’的优势,可为客户节约一半时间和三分之一的成本。”西安航空邮件处理中心运控部主任陈龙正告诉记者,中心全面启用后,进出口货邮吞吐量可达5000吨以上,重点服务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邮件专线发运,并联通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类枢纽口岸,实现区域性联动。

“三关合一”监管模式顺利落地,正是陕西利用自贸区“试验田”政策优势,持续推进制度创新、融入对外开放大格局的积极探索。

创新,不止于此。

挂牌7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紧扣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开放通道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等方面大胆突破,3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在创新制度、举措的赋能下,陕西的开放环境进一步优化。陕西先后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41个国家113个省、州、市建立友好关系,同世界各地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系。近5年来,陕西进出口贸易总值先后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今年前5月,陕西进出口贸易总值1908.3亿元,同比增长11.5%,高出全国增速5.2个百分点。

近年来,陕西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开发区等政策优势,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打好稳外贸稳外资“组合拳”,以扩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下一步,陕西将下气力培育更多外向型经营主体,支持企业发展跨境业务,持续巩固优势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保持外贸外资的增长势头,持续助力全省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省商务厅厅长杨淼说。

记者 刘印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4/12/21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