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这个培训班让新闻记者国际传播能力如此进阶

西部网2024-08-24 11:57

全国青年骨干记者“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在延安开班。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宋洋)“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1956年,当代诗人贺敬之重回阔别已久的延安,心潮澎湃,挥笔写下《回延安》。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而在党的新闻史上,也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回延安”作为一种精神洗礼,呼唤着一批又一批的新闻工作者奔赴此地。

8月20日,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主办,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记协承办的全国青年骨干记者“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在延安开班。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各省级主要新闻单位的70余名青年骨干记者参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新征程上,媒体人要如何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在为期4天的培训中,培训班学员们围绕“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这一主题,通过参观、聆听、调研、交流、创作,弘扬延安精神,传承新闻初心,练就“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延安大学新闻系主任郭小良教授现场教学。

初心 追寻“从哪里来”

“延安时期党领导的新闻宣传实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推动力。我们新闻工作者回延安要学什么?首先就要学习传承我们党艰苦创业的传统……”

8月20日至21日,培训班学员先后参观了延安新闻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聆听了由延安大学新闻系主任郭小良教授和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分别作的《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埃德加·斯诺与海伦·斯诺延安之行新闻实践活动及其现实启示》专题报告。大家共同追忆往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传承新闻初心。

学员们参观延安新闻纪念馆。

记者,记着初心与担当。追寻“从哪里来”,为的是明确“到哪里去”。

“很难得有这种机会,让我真正地去了解新闻前辈们当时的工作环境,看到他们使用过的工作物品,这些对于我来说既是学习也是鼓励,它让我对中国新闻事业产生了新的、更深刻的理解,带给我很大的感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评论部编辑郁梦洁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她将继续保持新闻理想,不忘初心。

学员们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让我特别感动的地方,就是郭教授提到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当时物质条件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依然坚守岗位,利用简陋的设备把消息传达到了中国乃至世界。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新一代新闻人要保持初心,不忘使命,继承传承发扬前辈们的优良传统。”中国青年报社国际传播中心编辑袁野在接受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学习老一辈新闻人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断锤炼自身专业技能,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课堂 练就过硬本领

弘扬延安精神,传承新闻初心,更重要的是练就过硬本领。

从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绮敏,新华社高级记者朱玉,新华社对外部评论专题室副主任、高级记者缪晓娟等多位行业大咖分别就“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能力”“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等主题作的专题报告,到延安大学新闻系主任郭小良“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埃德加·斯诺与海伦·斯诺延安之行新闻实践活动及其现实启示”的现场教学 ……一场场生动有趣、“干货满满”的专业课,不仅丰富了学员们对延安精神内涵的理解,更为他们在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工作中指明了方向,激发了无限的动力与创意。

科技日报社编委委员(四级职员)、高级记者王俊鸣作《国际科技传播策略与实践》专题报告。

“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

“当前国际传播实践中存在声量不够大、影响不够深等困惑,与传播者无法有效构建与海外受众的共通意义空间有关。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彼此都能产生共同理解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减少传播障碍与隔阂,让受众面更广,更多元化。”

……

学员们在课堂中认真听讲。

“收获颇丰、获益良多!”“既有针对性,又有操作性。”“课堂授课增加了互动环节,更显生动灵活、富有生机!”4天9场专题报告,学员们有感而发,空白的笔记本早已记得满满当当。

“这几天的培训中,老师们分享的真知灼见,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国际传播记者,首先我们自己要保持自信,这与我们国家的既开放自信,又谦逊谦和的形象是一致的。”河南日报社记者沈剑奇还表示,在国际传播中,还要注意从小切口来反映大时代,从人物、从故事上挖掘传播点,找到彼此心灵上的共鸣和共通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实践 整装出发在路上

8月21日下午,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科技日报、新华日报等5家中省主要媒体的6名行业大咖被聘为青年记者导师,为学员们的作风锤炼、能力提升提供强大助力。

6名行业大咖被聘为本次培训班青年记者导师。

8月22日下午,学员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分组走进南泥湾镇进行实地采访。大家深入村庄企业、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感受南泥湾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的生动实践。

8月23日上午,各组导师对学员们提交的采访稿件作了点评,并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鼓励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导师指导、互动交流、采访实践……这些宝贵的经历如同一块块拼图,勾勒出学员们这几天的成长与收获。

学员们在延安市南泥湾镇马坊村实践采访。

中国日报国内部主任记者曹音谈及本次培训的感受,她用三个“真”和三个“多”进行了概括。“三个‘真’即真听、真看、真感受;三个‘多’即收获多、感触多、思考多。接下来我会将本次培训内容学以致用,秉持国家情怀,提升知内知外、通晓古今、细节捕捉的全媒体技能,努力保持情绪稳定,不断复盘,不断超越。”

8月23日,全国青年骨干记者“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一期)在延安结业。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中国日报社编委、国内部主任纪涛建议青年记者,要加强对自己文化的认知和对社会国情各个方面的了解,另外要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让所要报道的议题和国际所关注的议题有机结合,呈现出中国特色。“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不能仅仅由西方国家媒体来塑造,我们自己也要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更好地去呈现我们的观点、文化以及各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我们自己国际传播的建设。”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本次培训班已经圆满落幕,而记者始终在路上。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4/12/22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