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崔曙光:设法胜利通过敌人的封锁线

陕西日报2025-08-13 07:55

崔曙光(1911年—1942年),原名世荣,化名铁匠,陕西绥德人。崔曙光1926年秋考入清涧县立第三高小,后又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辍学返乡,与共产党员崔田民等在周围农村宣传革命,发展中共党员,组建直属中共绥德县委的铁茄坪党支部,崔曙光任书记,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

1928年,崔曙光奉命到清涧,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与周继丰等一起秘密从事革命斗争。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消除清涧起义失败的影响,使处于低潮的革命形势又蓬勃发展起来。1934年2月,崔曙光与马佩勋、马万里率陕北游击队吴堡红四支队、清涧红二支队,围歼国民党店则沟民团,大获全胜。后与崔正冉一起以王家沟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了陕北红五支队。此后,崔曙光先后担任中共绥德县委秘书、组织部部长,中共陕北特委巡视员,西北工委巡视员,陕北第三分区区委书记,中共延安县委书记,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秘书长,为陕北苏区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1939年,崔曙光响应毛泽东主席“到敌人后方去”的号召,要求奔赴前线抗日。组织上为进一步提高他的马列主义水平,决定先送他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1年10月,崔曙光受中共中央委托,带领30多位同志,从延安出发,赴山东抗日前线。他们从神木东渡黄河,艰苦跋涉两个多月,于1942年初到达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武乡。由于日军封锁严密,他们在晋东南等了两个多月,无法继续东行。崔曙光内心非常焦急,仍不断给同志们做思想工作。他说:“我们是从延安来的,党培养我们这批干部是花了很大代价的,每一个同志都是党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设法胜利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山东的同志和老乡正等待着我们。我们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就在他们等待过平汉线时,遇上日军1942年“五一大扫荡”。崔曙光和100多名同志在河北武安、涉县一带被日军包围。在他的指挥下,干部、战士与日军浴血奋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突围中,崔曙光壮烈牺牲,年仅31岁。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8/13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