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看点丨农高会展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方向 点亮农业新未来

陕西日报2025-10-27 08:12

农高会上,一项项代表农业科技前沿水平的技术成果集中亮相,展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

点亮农业新未来

珠海益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无人化植物工厂,吸引群众驻足了解(10月25日摄)。

第一次参加杨凌农高会的珠海益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维,完全没想到他们的产品这么受关注。

10月25日,第32届杨凌农高会D馆珠海益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人头攒动,无人化植物工厂吸引了不少参会者驻足观看。

“农高会展位紧张,我们只能展示一部分产品。来了解产品的人很多,一些产品已经达成了销售意向。”刘国维说。

近几年,植物工厂逐渐兴起,虽然集约化生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出效率,但高层、密集的空间给种植和采收带来了一些挑战。

“目前,市面上的立体化植物工厂以半自动化工作流程为主,一些环节需要额外配置设备,整个种植系统没有连续性。我们研发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种植系统,从育苗、播种到定植以及全光谱种植灯控制、施肥,再到收割和清洗等都是由自动化设备完成,所有的程序都可以通过智能软件控制,具备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等功能。”刘国维介绍。

在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前,便携式作物健康AR分析系统格外吸睛。

该系统融合AI、AR、物联网技术,以可穿戴AR智能眼镜为核心,搭载自研田间作物表型AI算法,通过语音交互控制无人机、机器狗,能拍照识别134种害虫和多种病害,还能指导果树剪枝等作业。

“农高会不仅是展示产品的窗口,还是观察行业趋势的‘晴雨表’和链接资源的‘连接器’。通过这一平台,企业既能直接对接种植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农资经销商等核心客户,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还能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交流,及时捕捉设施农业领域的技术革新方向。”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洪旭说,“我们连续参加了3届农高会,每年都收获满满。”

本届农高会还汇聚了不少“硬核”科技力量。

农业植保无人机、履带式智能运输车等“无人神器”,具备高度仿生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智慧灌溉系统以及全流程数字化种植平台……从智能装备、生物技术到新材料、新工艺,一系列代表中国乃至全球农业科技前沿水平的创新成果集中呈现。

10月26日,陕西照金咸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忙着接待客商。

近年来,我国苹果栽植模式由传统乔化栽培向矮化栽培转型。咸恒农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国产矮化苹果种苗繁育企业,在陕西铜川、咸阳、西安和新疆阿克苏等地区拥有苹果矮化砧木试验示范基地5800亩,年培育咸恒“青砧”系列砧木苗800万株。

“青砧”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矮化苹果砧木,解决了我国苹果矮化栽培长期依赖国外砧木的问题。通过多年试验,“青砧”系列砧木表现出耐干旱、耐瘠薄、耐寒冷、建园成本低、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等显著特点。

“我们采用‘青砧’苗木,第一年建园,第二年就实现亩产500公斤,第三年实现亩产1500公斤,第四年实现亩产2500公斤,第五年实现亩产4000公斤以上,降低建园成本50%,节水70%以上。”咸恒农业市场部经理单旭阳说。

近年来,杨凌农高会的展示重心持续向尖端领域延伸。植物工厂、数字农业等技术从概念走向应用,智能无人机一体化解决方案不断推陈出新。这些尖端技术与产品正以前沿科技力量,悄然重塑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从榆林赶来的种植大户杨绍强对新疆慧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的智慧水肥一体化模式很感兴趣。

传统人工施肥存在费时费力、施肥过程养分不可控、肥料整体利用率低等问题。对此,慧尔公司自主开发了“液体肥+智能施肥机+智慧电动球阀”的智慧水肥一体化模式,实现远程在线作业。农户足不出户,通过手机终端即可实现精准灌溉施肥。

据测算,采用该模式后,每亩地可以节水约40立方米,提升肥料利用率约30%,增产增收效果也十分明显。

“节约水还提高施肥效果,手机上就能操作,这个很好。你快给我详细介绍介绍。”杨绍强对该公司展台工作人员说。

作为全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展会,杨凌农高会汇聚了国内外众多前沿农业科技,通过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成果发布等活动,全方位展现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技术、最新产品和丰硕成果。

一个个高新技术和领先产品的集中亮相,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让人们看到了农业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记者 徐颖文/图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10/27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