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实施 明确到2035年现代化西安都市圈基本建成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4-01 12:36:40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宋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成为目前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发展规划。3月25日,陕西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今天(4月1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到2035年现代化的西安都市圈基本建成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生荣介绍说,近年来,在关中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下,陕西省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等地以西安为中心,相向一体化发展、协同联动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西安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西安都市圈空间形态已初步形成。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紧扣省情实际,借鉴国内成熟都市圈建设先进经验,广泛调研、深化论证,会同各方面编制了《规划》。”李生荣说。

《规划》全文共分为12章40节。其中,明确了西安都市圈建设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25年,西安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圈内城镇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市间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到2035年,现代化的西安都市圈基本建成,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发展品质、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文化竞争力迈上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规划》提出了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强化都市圈核心区引领,推动形成东西、南北两条发展轴,推动重点功能组团建设,以及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李生荣说。

西安都市圈重点建设任务共八方面

“第四章到第十一章是西安都市圈重点建设任务,共八个方面。”李生荣说。

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统筹推进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共建综合性现代交通网络,协同打造数字智慧都市圈,提升现代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统筹产业布局,共建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

扩大改革开放方面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一体化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塑造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方面,突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健全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强化政策协同,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加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健全城市安全防控体系。

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统筹都市圈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世界级核心文化发展示范区。

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方面,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引导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李生荣表示,《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台实施,是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支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优化经济人口布局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对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意义重大。

“下一步,将全面抓好《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大力推动都市圈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建设,着力提升都市圈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贡献。”李生荣说。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5/27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