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书记谈】榆林市委常委、神木市委书记杨成林:加快建设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榆林日报 2022-05-13 17:35:24

神木市城区一角。资料图片

记者:榆林市第五次党代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给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更高起点再出发,神木市确定了怎样的发展思路与奋斗目标?

杨成林:市第五次党代会擘画了今后一段时期榆林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立足新起点,神木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要求,在综合研判神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等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136”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区、西部地区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区、共建共享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可以说,我们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同中央、省委和榆林市委的决策部署高度一致,同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榆林实践、榆林路径、榆林方案、榆林答卷”奋斗目标高度契合,是神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遵循。

神木高家堡。

记者:作为榆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级,神木将如何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产业支撑?

杨成林:下一步,神木将主要通过“一产革新发展、二产高新发展、三产创新发展”这三大任务,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产业支撑。一产革新发展方面,突出质量、劳动力、效率和思想变革,实现更大面积的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做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专业化生产经营组织和团队,培育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二产高新发展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抓好招商引资;加快煤化工全产业链低碳化改造,推动能化产业向高端化、终端化迈进;大力推广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引领带动关联产业加快发展;持续优化新能源消费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依托神木(西安)科创中心平台,加快科技型制造业发展步伐,形成发展新优势。三产创新发展方面,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文旅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龙头景区,加快高A级景区建设步伐,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推进传统产业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抓好“煤亮子”“兰炭联”等工业互联网销售载体建设。

神木尔林兔大草原。

记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下一步,神木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有哪些工作举措?

杨成林:我们将坚持生态治理和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推进规模化林场建设,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绿色廊道、沿黄碳汇林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为神木未来发展腾出空间。以《生态环境保护53项攻坚行动方案》为导向,聚力打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严格按照榆林市综治项目应急排险治理要求,全面完成采煤沉陷区和煤层火烧区综治项目整治后续工作。统筹用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将绿色矿山建设和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结合起来,带动清洁能源开发、闲置土地利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更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红碱淖景区。

记者:在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神木有哪些具体举措?

杨成林:今年,我们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公开征集十件民生实事,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确保落地落实。坚持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新建5所、改扩建9所学校,着力提升北师大、西交康桥、北大培文合作办学质量。扎实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建设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同时,按照“古城传承文脉、老城提升品质、新区彰显现代”的思路,健全市政配套,持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成为现实。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5/22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