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书记谈·乡镇篇】渭南市大荔县官池镇党委书记贺晓鹏:埋头苦干 勇毅前行 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学习强国” 渭南学习平台 2022-12-05 14:16:57

记者:首先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大荔县官池镇的基本情况?

大荔县官池镇党委书记贺晓鹏:官池镇位于大荔县城南5公里处,地处沙苑腹地,南依渭河,北临洛河,是大荔县的南大门,同时又是国家科技产业园核心区所在地,242国道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1.3万亩,主导产业以粮食作物、蔬菜、杂果、畜牧养殖及商贸物流为主。

官池镇石槽村产业园里劳作忙(本文图片由大荔县官池镇人民政府提供)

记者:目前官池镇的工作思路是什么,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

大荔县官池镇党委书记贺晓鹏:近年来,官池镇紧盯大荔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建成大美大荔 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发挥官池镇的地域独特性和发展基础的优势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官池镇聚力推动各村班子建设、党组织阵地建设,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结合“高举旗帜 响应号召 奋进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镇23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立场进一步坚定,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同时注重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规范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并在每周二党支部书记例会后,召开村“两委”干部会,总结汇报上周工作,安排本周中心工作,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力、凝聚力明显提升。

官池镇党委书记贺晓鹏(右)在产业园育苗大棚里与群众交流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手硬”。按照“特色农业—绿色产品—官池品牌”发展理念,以石槽村、九龙村、西阳村、东阳村等产业园为引擎,积极构建以红萝卜、红薯、黄花菜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辖区内现种植有红萝卜2.1万亩,红薯2万亩,黄花菜5100亩,同时,引导镇内红萝卜种植大户,在甘肃、内蒙古、陕北以及大荔县黄河滩等地,流转土地种植红萝卜20余万亩,成熟后运回官池进行贮存、清洗、外销,2021年全镇网店红萝卜店铺畅销榜长时间稳居第一,已初步形成农产品粗加工聚集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2021年遭受洪水袭击受灾后的官池镇渭河滩区,探索性开展无人机飞播种植小麦近万亩,并通过春管、夏管等一系列科学、精心管理后,喜获大丰收,亩均产量达500公斤,最高的达到650公斤,在小麦收获后,又紧抓农时,在渭河滩区种植万亩秋玉米,实现土地全年不闲置。

加快在建工业项目进度,官池镇作为大荔县经开区驻地,工业项目发展极具优势,今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紧盯各项目工程建设任务,克服了历史遗留问题多、建设任务重、疫情雨情影响大等多重困难,完成了省级重点韦罗高速公路的便道及引桥、蒸发池建设等配合项目的征地工作,累计征收土地100余亩,为韦罗高速的顺利通车打下了良好基础。全面完成了科技园区化工片区项目1100余亩征地任务,为县上引进了“光大垃圾发电”“生物明胶”“旭彤生物”等世界500强企业。

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按照县人居环境整治“六项行动”要求,将各村党支部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具体阵地,建立周卫生观摩机制,由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现场经验交流,并借助无人机对周边村进行航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准化、标准化。今年以来,官池镇共发动党员400余人,群众3000余人,出动各类机械80余台,无人机航拍发现问题250余处,已对标对表全部整改到位,辖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提升。

红萝卜运往冷库储存

记者:下一步官池镇将如何继续推动后续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呢?

大荔县官池镇党委书记贺晓鹏:下一步,官池镇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既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紧盯“大美大荔共同富裕”发展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打造亮点、彰显特色,走出“党建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富民强镇”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绘就“幸福官池”的乡村振兴“新蓝图”。

一是抓党建把航向,乡村振兴强“堡垒”。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官池镇将继续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结合各村实际情况,进一步打造出石槽村“党建+”产业振兴、九龙村“党建+”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两个样板村,并以此为基点,激励带动周边各村快速发展,目前,北阳村“党建+”生态振兴、北王马村“党建+”文化振兴正在着力打造,努力创建党建特色品牌。

二是抓农业促生产,乡村振兴增“后劲”。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内容,官池镇将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探索建立“政府+集体经济联合总社+红萝卜行业协会+种植大户”的管理模式,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充分发挥大荔沙苑红萝卜区域公用品牌优势,全面打造高品质农副产品供应链,擦亮“沙苑红萝卜 清甜小人参”的官池品牌。同时围绕粮食生产安全和稳产保供目标,坚守全镇粮食种植11.735万亩,产粮4.58万吨任务,以现有的北阳、西阳、东阳、拜家、沙里、小元、中草等村高标准农田为基础,加快南王马村与北王马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以赴当好大荔县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三是抓工业促建设,乡村振兴赋“动能”。官池镇是全县唯一的特色农业和新型工业集聚发展的区域,既有兴农的基础,更兼强工的底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下一步,官池镇将继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竭力服务大唐大荔200兆瓦农光互补发电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1600余亩租地任务现已完成900余亩,剩余任务目前正在稳步推进,有力促进辖区工业发展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镇域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官池镇工业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四是抓环境美生态,乡村振兴添“底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今年以来,官池镇创新开展党支部书记“为民承诺办实事”活动,全镇党支部书记将承诺实事拍成视频,在村部广场和微信群进行宣传。全镇共承诺包括修路、打井等各类实事70余件,现已办成60余件。下一步将加快民生实事办结力度,确保年底前彻底完成既定目标,同时持续深入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专项整治,投资2000万元建设石槽村污水处理厂,投资500万元在全镇建设14个垃圾中转站,努力实现“全域净化”目标,使群众生活幸福感成色更足。

来源:渭南市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4/25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