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政治课堂新活力 西安中学生11份建议提交全国两会背后

西部网03-19 10:21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部校园。

2024年全国两会刚结束,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校园里春意盎然,伴随着朗朗书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全国政协委员的一通视频电话,让等待在图书馆里的学生们瞬间沸腾起来。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与学生连线。

喜讯传来 今年两份学生建议均已立案

“同学们,你们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推广社区图书馆的建议非常好,在大会上已经都立案了,接下来会有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办复,我会及时告诉大家。”电话里,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显得有些激动,他为学生们细细讲解提案的递交过程,同时还分享自己赴京参会的体会和履职感受。

得知提案已经立案,参与撰写提案的学生们和指导老师都很高兴。

在得知这个喜讯后,学生们现场欢呼雀跃。

“没有想到我们中学生的建议能在全国两会上被认可。”“我们付出近一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非常感谢这一次参与模拟政协活动的过程。”“我真正体会到了书本上‘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过程,也坚定了我继续参与社会事务的决心。”……参与撰写提案的同学们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心情。

听到同学们的反馈,祁志峰继续说道,“在今年的会议现场,教育问题是代表委员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小学生、大学生,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家的反映比较多。所以同学们调研选取的关注点是非常好的,确实对我有不少启发。”

政治课堂活起来 学生们收获满满

其实,在两会前,祁志峰委员已经专程赶到校园,对两组学生们的模拟提案进行面对面的细致指导。这也是祁志峰委员多年来形成的一个习惯。

“对于中学生来说,撰写模拟提案的经历对他们来说十分宝贵,不仅仅是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跟政协委员一起参政议政,参与到国家社会事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管会前多忙碌,祈志峰总会抽出时间与学生交流。

参与“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建议的6位学生与指导老师张怀斌在交流。

王斯婕、寇依文、石佳璇、王曦伯、王梓豪、袁铭希是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部)的高三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他们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出现新的变化,一些生理健康疾病和心理健康疾病日益呈现低龄化趋势。

6位同学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放了1100余份调查问卷,采访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并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给予指导后,前后利用5个月的时间撰写了一份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建议》。

“我们这个建议从开始找选题到成稿,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们不仅仅做了调研,还咨询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以及权威专家,最终提出了相对比较全面的解决措施。”寇依文说。

石佳璇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也让我亲身体会到政治协商制度的协商民主魅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还想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撰写《关于进一步推广社区图书馆的建议》的学生们在交流。

高新一中12班的杨紫淇给记者分享了她找到《关于进一步推广社区图书馆的建议》选题的故事。周末想约同学在安静的地方复习功课,首选陕西省图书馆,可经过1个多小时的路程赶到图书馆后发现人非常多,只能跟同学无奈返回。“所以在跟同学和老师沟通后,才有了这个选题的后续调研。”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共收取到6189份有效问卷。”杨紫淇告诉记者,他们还走访了相关学者和专家,建议发挥好社区图书馆在居民中的沟通纽带作用,可以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

面对同学们的提问,祁志峰在电话中耐心解答。“通过社区图书馆的优化建设来增加大家读书的阅读场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我们要特别注意社区图书馆如何进一步的创新和建设,让图书馆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让社区居民都愿意去阅读,方便去阅读。”

祁志峰表示,连续多年,他将学生们的建议带上了两会,说明了他们的担当以及对社会事务的敏感度。同时,他呼吁更多的青少年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

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活动目前已举办了10届。

从模拟小委员到列席政协会议

高新一中学生共向全国两会提交11份建议

实际上,这不是西安高新一中的学生们第一次参与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过程。

西安高新一中政治教研组组长张怀斌告诉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高新一中从2016年开始首次参与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活动,至今已是第9年。

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以高中生为主体,是一项公益性的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由致公党中央教育委员会指导,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组委会主办。该活动2015年首次举办,至今已举办10届,主要目的是引导广大青少年“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坚定的信念和独特的思考,积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在已经毕业的高新一中学生王乐童看来,参与模拟政协活动收获最大的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让书本上的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理论认知度,也锻炼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是当前文科学习的重要能力,也是未来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路径”。

记者梳理了高新一中学生从2016年至2024年参与全国模拟政协(提案)活动的情况发现,共有11份建议陆续被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王树声、王元、刘三阳、祁志峰等委员带上全国两会,大多数已经正式立案。

其中,2016年,由高新一中中学生撰写的《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建议》引起广泛关注,参与推动了全国各地母婴室的建设。次年,陕西省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要着力完善实施全面两孩的配套措施。“可以说,我们学生的提案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母婴设施建设的进度,肉眼可见的城市公共场所母婴室多了起来。”张怀斌骄傲地说。

张怀斌坦言,参与活动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把学生们的课堂所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比如小组成员分工,发放调查问卷、模拟提案撰写、PPT的制作、视频的编辑,这些分工协作能够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组织思维锻炼,我觉得帮助非常大。”

高新一中在参与了首届全国模拟政协(提案)活动后,也在2017年开始组织陕西省模拟政协活动,让这项活动在陕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目前,陕西省模拟政协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吸引到陕南、陕北、关中30多个学校师生参与。

来自西安三所中学模拟政协学生社团的9名学生代表列席2024年西安两会开幕会。

让学生们感到惊喜的是,2024年西安市两会首次邀请中学生列席,高新一中的部分学生代表也列席了开幕会和小组讨论。在学校社团演练过无数次的模拟政协小委员们,终于将他们精心准备的“提案”,带到了西安市“两会”现场。

“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学生模拟提案,用中学生的力量去为国家建言献策。”张怀斌说。

记者 李媛 杜鹏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延伸阅读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4/06/27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