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罗坤:推动“课后服务”向“课后教育”提升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1-26 07:48:11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教育共同体总校长 罗坤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教育共同体总校长罗坤
课后服务是素质教育的延伸 学校要打造课后“立德树人”大阵地
罗坤认为开展课后服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减”要求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素质教育的延伸,必须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系统推进。“学校要打造课后‘立德树人’大阵地,推动‘课后服务’向课后教育提升,全方位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罗坤说,就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而言,课后服务呈现出了四方面创新:
一是环节新,学校实施了“1+X”两段式时间分配模式,并与 “三个课堂”的探索巧妙结合,充分利用课后服务这座“金矿”服务于学生发展。“1”是第一个时段,通过项目研究、整体设计,推进作业改革和学业质量提升。“X”是第二个时段,充分利用多种资源等形成实践性、趣味性、体验性较强的课程资源。
罗坤与学生们共同参与课后服务。
二是内容新,在“X”时段,学校又采取 “1+2+N”的自主选择模式,将课后服务内容与学校“蒲公英”课程紧密相连,形成了“1+2+N”的内容体系。其中“1”是指每周1天的校级社团安排,共开设了80余种课程;“2”指每周2天的年级社团,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以项目式、体验式、探究式为主的60余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N”是每周2天的班级自主活动安排,由班级小团队教师设计并开展相应活动。
三是形式新,学校成立了“红领巾俱乐部”,将课后服务与少先队组织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设计、参与、组织课后服务相关活动,并与课后服务进行无缝连接。
四是评价新,学校以“蒲公英学生一体化评价”促进课后服务的发展,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综合性、全过程、全要素,以学生评价反馈课后服务内容的质量。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作业分类设计、分层布置 多途径实现作业减量提质
罗坤告诉记者,课后服务中的要点是让作业时间能够满足和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在作业上下足功夫,通过作业分类设计、分层布置、技术赋能、作业可视化等多种途径实现作业的减量提质。”
首先在内容上,学校一方面通过组建学科研究团队,加强对学业质量的研究力度,去掉重复性题型,多布置“量少质高”“以一当十”的作业,并让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和机会;另一方面,在作业类型中,通过分类布置、分层设计,少布置纸笔作业,多布置实践作业及项目式研究作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作业菜单。
其次在形式上,学校实施智慧作业,开展精准练习,不仅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精准分析和推送,让作业可视化,还能为家长呈现学生情况分析,也为教师腾出更多时间,实现作业上的减负增效。
此外,学校的学习支持中心通过“分类型、双联动、两维度、三层级、六结合”的育人模式实现教育教学各环节与不同水平学生有效衔接。针对不同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为学生制定体现个性化和差异性的教育教学干预计划,同时对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估与指导,帮助家长摸准问题、“对症下药”。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的学习支持中心。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 重视对教师全方位培养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全方位培养。”罗坤表示,学校积极为老师搭建各类成长平台,让老师“走出去”,同时将各种优质资源“请进来”,比如西安好课堂等各类平台的搭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同时,学校开设了每周二的“教研员日”,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数、英、思政等四大学科的教研员每周二都会全天下沉到学校听评课,为老师们进行精准指导。
此外,学校还搭建了集教师考核、针对性指导、分层发展于一身的教师胜任力模型,将教师发展重点转移到教师个体和专业发展上,注重信息的及时反馈,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邀请家长进课堂 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
罗坤说,课后服务的目的就是让家长安心,实现孩子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在课后服务中,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充分调动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挖掘家长的专业特长,邀请具有鲜明职业特征及专业特长的家长进课堂,为孩子带来丰富多彩的各类培训。
同时,学校还开设有“蒲公英”大讲堂,定期对家长进行各类家庭教育培训,与家长进行沟通互动,家校合力,共同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意见调研,反促课后服务质量提升。
“‘双减’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家长的心态确实有了很大变化,他们由原来的被动参与到如今的主动参与,积极谏言献策。”罗坤表示,现如今家长也成为了学校课后服务“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从而也反促了他们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认可与“安心”。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将家长从应试教育的观念中“拔出来”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罗坤认为,在“双减”的背景下,还需及时扭转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将家长从应试教育的观念中“拔出来”,防止出现“校内减,校外加”现象的发生,全面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同时,我觉得还需要重点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深入了解教师的职业倦怠,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以及指导性意见。”因此,罗坤建议,要充分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到课后服务中,将教师解放出来,为教科研腾出更多时间,同时也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照顾家庭。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