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富平县实验小学校长刘会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模式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1-28 08:45:23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富平县实验小学校长 刘会宁

渭南市富平县实验小学校长刘会宁。

创新作业设计 突出作业实效

刘会宁介绍,“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日,富平县实验小学借鉴北京、江苏等地先进的作业管理理念和设计,校领导参与教研团队,对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进行深入的考察与研究。由学校骨干教师牵头,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共同确定设计出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模式。

“我们通过‘四强化’落实作业管理,通过‘四遵循’优化作业设计,目前取得了可喜效果。”刘会宁介绍,学校一方面从强化分级细化管理、强化作业总量控制、强化作业质量提升、强化教师研修能力的方面入手创新作业设计;另一方面从坚持遵循科学合理、遵循类型丰富多样、遵循分层布置、遵循精细批改的原则出发优化作业设计。

刘会宁表示,在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方面,学校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多样的弹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局限于书面书写、背诵作业,增加动手、实践型作业。同时将作业设计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渭南市富平县实验小学。

发挥教师优势特长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刘会宁看来,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重点在于发挥专业教师优势特长,促进全体教师业务提升。围绕这一点,富平县实验小学在落实“双减”过程中主要做了如下几个工作:

一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让老师去外面培训、听课,接触最前沿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了解当前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方向。

二是加大校本培训力度。首先要积极推进校本教研。要建设学习型、研究型的教研组织。其次要开展个人课堂教学的反思活动。提倡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必须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反思,写出书面报告。再次要加大听课、评课力度,建立评课诊断性意见的制度。

三是加强教师的合作交流。个人智慧与集体共享,我们本期重点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课活动。加强集体备课,互动研讨,最大限度地将校本培训工作与备课组建设紧密结合,激发大家的智慧,博采众长。

四是聚焦课堂,促进高效。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打招呼,推门听课,观察课堂常态,把脉教学的过程,分享课堂亮点,通过“共研共享”,充分补足课堂短板,提升课堂效率,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渭南市富平县实验小学。

形成“1+1+X”的模式 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促进形成了‘1+1+X’的模式(答疑解惑+体育锻炼+多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模式)。” 刘会宁告诉记者,富平县实验小学严格执行“5+2”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全覆盖,全员参加,由教师组织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全方位大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同时,为进一步确保课后服务顺利实施,针对不同学段的孩子分时间点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课后服务渠道。

“可根据需要,适当引进资质优、信誉度高的社会组织和校外专业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积极与县域内的文化团体合作。”他建议,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校外活动场所,发挥其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走入更为广阔的社会资源中拓展课后服务的形式,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4/26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