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西安市长缨路小学校长董宁: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提质是“双减”落地最优解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1-29 09:30:49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西安市长缨路小学校长 董宁

西安市长缨路小学校长董宁。

坚持“减负”和“提质”并重 让教学变革真实发生

西安市长缨路小学校长董宁向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介绍,“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日,西安市新城区长缨路小学坚持“减负”和“提质”并重,在课后服务水平、作业管理水平、课堂教学质量、家校联动成效等方面做了创新和提升。在课后服务水平方面,他们开展了创想社团、体健社团、博艺社团“三大社团”,囊括了融创工程师、篮球、版画等14个社团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兴趣选择。

“在提作业管理水平方面,我们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出发,打造以‘学科+基础’‘学科+实践’‘学科+能力’为主要特征的作业结构生态系统,积极探索学科作业新内容、新形式。”董宁说,此外,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学校以课堂研究、校本课题研究为契机,依托规范课堂、入格课堂、品牌课堂、特色课堂,积极构建长缨路小学“品质课堂”,通过分层设计的教学活动重塑和优化教师心智模式,实现学校教学变革的真实发生。

在提升家校联动成效方面,学校立足解决家长焦虑、改变家长认知这一主要目标,以家校联合会为平台,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工作,通过家长代表校务听证会、校园开放日活动、智慧家长课堂、家校问卷调查等全方位联动家庭教育工作,形成“双减”工作强大能量场。

作业“减下去 教学质量“增上来

在董宁看来,“双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增”上来。“双减”之下,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少了,负担减轻了,对作业质量的要求更高了。同时,课堂教学提质,课后服务提质是让“双减”落地学校的最优解。

董宁介绍,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趣、有用、轻负、高效的作业设置理念,并以“学科+基础”“学科+实践”“学科+能力”为三个板块承载作业的具体内容,探索学科作业内容和形式,让作业变得有温度、有坡度、有厚度。

“教师结合学生作业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整体和个体对每一道题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精准分析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调整作业设计内容,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既减轻教师辅导,又精准教学策略。”董宁说,“质”提上去,“负”自然就减了。

学校通过分层设计的教学活动,依托规范课堂、入格课堂、品牌课堂、特色课堂,重塑和优化教师心智模式,精研细磨“第一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汇, 相互合作 ,彼此滋养的创新基地。同时积极探索课后服务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着力提升课后服务内涵发展,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为学生推出充满意趣的专设课程,成立“艺海拾趣”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兴趣选择;持久性开展“季·节文化”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打破时空界限开拓“第三课堂”。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与自然,创设开放生动的学习场域,通过实践性活动和探究性课程,引导学生用实践印证知识原理,让知识更加鲜活有趣。

关心教师日常生活和心理建设 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

“在为学生、家长减负的同时,教师的工作时间延长,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提高,作业设计要创新思考,减量提质,各种压力聚合性出现。”董宁告诉记者,学校下一步将在管理制度上推陈出新,关心教师日常生活关注教师心理建设,设计推出暖心卡、AB岗、微心愿、集体生日等关爱举措为教师减压,让教师能够潜心教学,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

董宁表示,“双减”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持久战,要想持续下去必须校内与校外齐抓,目前一些隐形培训以“高端家政”“众筹私教”“游学研学”掩人耳目,试图披上“马甲”逃避监管,所以后期一定要持续加大力度落实校外培训减负,杜绝漏空,确保“双减”在开局之初取得积极成效。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4/29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