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澄城县城关第一小学校长杨秋霞:构建“136”作业改革体系 让学生自主学习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2-02 07:56:24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渭南市澄城县城关第一小学校长 杨秋霞

渭南市澄城县城关第一小学校长杨秋霞

向下探索、向上而生 把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杨秋霞在接受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落实“双减”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向下探索、向上而生,不断创设多元时空、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

杨秋霞介绍,学校着力夯实“三提升、三加强”,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作业效能、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学习指导和兴趣培养,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努力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全力落实“双减”政策,赋能五育并举。

除此之外,学校还建构了“136”作业改革体系、“润真”课堂教学框架和模块集成化教研体系,落实课后服务“5+2”时间要求,探索出“4+X+N”服务内容和“一段两分”服务形式,夯实了“两并重四保障四主线”服务目标,围绕阅读立德培行、辅导答疑启智、运动强技健体、艺术拓展素质、劳动涵养美育五大板块,开阔视野、增强实践,努力让课后服务有温度,让双减落实有效度。

渭南市澄城县城关第一小学

构建“136”作业改革体系 推进教学教研和作业管理统筹优化

如何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是学校落实“双减”的重要内容之一。杨秋霞告诉记者,学校根据“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要求,构建了“136”作业改革体系。

“1”是指全校上下树立像备课一样备作业,学生知识无盲点,作业不回家理念。“3”是指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优化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三个切入点。“6”是指开展作业体系构建常态研讨、出台“精选、适量、分层、全批”作业控量保质要求、落实“基础性作业+实践拓展作业+特色作业”分层布置、实行作业公示制度、推行一本一卡一日(阅读存折、免作业卡、无作业日)、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研发校本随堂训练特色作业达到资源共享六大举措,切实落实作业“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要求,将减负落到实处。

“信息化教学时代的作业管理体系下,要达到真正的‘作业减负’效果,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学生产生的实际作业数据及其可视化,在过程中不断形成反馈闭环,从而借助过程性数据和信息化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优势,不断推进教学教研和作业管理的统筹优化。”杨秋霞说。

渭南市澄城县城关第一小学阅览室

聚焦“润真”课堂教学改革 让学生自主学习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的是素养,是责任。”杨秋霞说,“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学校聚焦‘润真’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自主学习真实发生。”

杨秋霞介绍,“润真”课堂教学突出深度参与和真实学习,着力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强调以学生在课堂中呈现的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凸显“润于境”“润于思”“润于悟”“润于能”四大板块,在目标导学、自主学习、互动研讨、展示分享、练习反馈、应用迁移和评价点拨上用力,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目前,学校润真阅读、识字、数学新授课、英语阅读教学框架已构架并在教育联合体学校全面推广。教师课前研讨、两组模块集成化教研研有目标、修有载体、动有路径、终有评价;常态磨课人人参与,精研细磨久久为功;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名师+研修共同体抱团创优;微课大赛、课堂达标、赛课赛研等活动锤炼教师课堂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提升课后服务方面,学校落实课后服务“5+2”时间要求,探索“4+X+N”服务内容和“一段两分”服务形式,夯实“两并重四保障四主线”目标,即“减负”“提质”、延时托管和兴趣特长培养两并重,“安全管护、管理跟进、考核激励、多元创优”四保障,作业优先、分秒必争,大量阅读、掌握方法,因材施教、兴趣为本,五育并举、关注健康四主线,将课后服务打造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

杨秋霞介绍,学校课后服务“一段两分”形式指的是限时完成作业+阅读+习字或室内律动;“X”是指若干个班级制兴趣社团,目前已经开设了合唱、魔方、足球、篮球、绘画等36个班级制社团,持续一个学年的课程让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以上体艺技能;“N”指若干个走班制学校兴趣社团,目前已开设了管乐、民乐、跆拳道、武术、舞蹈、乒乓球、机器人、编程、泥塑等课程,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不同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渭南市澄城县城关第一小学校园电视台

作业革命和课堂革命应持之以恒、落地有声

杨秋霞介绍,为了更好地与家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学校加大“双减”政策的宣传力度,畅通家校沟通平台,先后通过召开家长会、公众号宣传、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网络问卷调查、家长漂流日记设计使用、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展家长老师进课堂活动等途径,实现家校共育的“无缝连接”,增强家校育人合力。

“‘双减’中,家长的心态从焦虑担忧到认同支持,从观望质疑到认可满意,从只关注成绩到关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从关注书本知识到关注习惯养成、阅读积淀、心理健康教育和兴趣培养,亲子关系更加平等和谐。”杨秋霞说。

渭南市澄城县城关第一小学校园劳技室

杨秋霞指出,“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作业革命、课堂革命应持之以恒,落地有声;如何减轻一线教师过重工作负担、落实教师弹性工作还需深入研究;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及课程评价、社团师资及活动成效管理需完善;家长唯分论现象依然存在。

对此,杨秋霞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构想:

坚持作业设计、布置和评价做到“三符合、一达到”。即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达到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同时教师要练好“三个功夫”,在作业的“教育性”上下功夫,在作业的“层次性”上下功夫,在作业的”趣味性”上下功夫。不断创新作业类型,设计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聚焦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夯实第一课堂;以课后服务为载体,不断探索新型服务模式,延伸有温度的第二课堂;加快实践基地建设,体系化推进五育并举,因地制宜探索第三课堂;不断挖掘潜力,提质增效,努力让孩子充实、质量扎实、家长踏实。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能力。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赋能作业管理和五育并举途径和策略。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4/29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