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碑林区文艺路小学校长何新照:点亮“文艺范”特色 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成长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2-04 08:14:51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校长何新照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校长何新照

让每个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会一种乐器

何新照告诉记者,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学校以“文艺范”为特色构建了“思维型课程+技能型课程+出彩型课程+体验型课程”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针对每一个年级精心设计了训练思维的年级课程,深化不同年级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校还把“让每个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会一种乐器”纳入必修课,培养“艺体见长”的“文小将”,推出了文艺萌新课、全校足球课、花样跳绳课、小乐器课堂等,不断丰富美育课程体系,形成了具有文艺路小学特色的艺术精品课程。 “在校内,我们挖掘‘宝藏’老师,开设剪纸班、话剧社、国画社、泥塑社等精品社团。在校外,依托周边的陕西一流艺术资源,推出了面向全校的‘艺术家讲堂’。”何新照说。

突出文体教育的同时,碑林区文艺路小学积极改革评价方式,强化综合评价、突出素质导向,重视过程评价、改善教学效果,探索增值评价、激发学习动力,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点燃学生持久热情,从而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

何新照和孩子们一起读书

布置作业少而精 划分三个层面适应不同学生

学生作业怎么布置才合理?何新照说,学校要求各科老师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作业,做到少而精。同时,针对班级学情,把作业分为必做、选做、拓展三个层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同时,学校推出复合能力型作业,比如思维型作业,可以通过学科思维导图、辩论课素材准备、读书讨论会各项资料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业;习惯型作业就是每日读书作业,低年级学生读书后要能够复述大意,中年级学生读书后要能分享对人物、情节的思考,高年级学生读书后要形成感悟。此外,还有劳动、运动打卡作业和特色型作业,帮助不同年级学生锻炼劳动技能、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学生作业的评价也变得多元化。何新照说,学校将知识点评价、书写评价、个性化评价结合起来点评作业。评价主体也从以前的老师单评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互动性评价等。

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校长何新照陪孩子们观看视频

点、线、面 “三课法” 提高课堂知识传播效果

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上,碑林区文艺路小学通过点、线、面 “三课法”进行深度教研,提高课堂知识传播效果。“点”是针对学科薄弱课型,以“名校+”为着力点,集中教研,突破重难知识点,提高课堂有效性;“线”指的是发挥“手骨头”示范引领作用,以新课堂为载体拓展精进知识点;“面”指的是青年、骨干、资深学科教师全面覆盖,通过集体备课、磨课、研讨、提升,把每一堂常规课都打磨成出彩课。

课后服务方面,该校打造了“1+1+X”模式。第一个“1”是必选动作,即自主作业、面批面改、学科辅导;第二个“1”是每周一、五下午全校有一节读书分享课,每周二、三、四有一节习字课,通过落实这两个课堂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X”为自选动作,学校基于学生艺体培养需求,邀请专业团队进驻开展音乐、舞蹈、思维训练、科学等丰富多彩的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且个性地成长。

“考虑到学生下午在校时间变长,我们还增加了下午茶点服务,为孩子们准备了糕点、水果、奶制品。糕点都是学校食堂专业西点师每日现做的,多以杂粮为主,低糖、低油,有益孩子身体健康。”何新照说。

何新照告诉记者,“双减”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回归了本质,双管齐下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家长因课外辅导班停办,自行给孩子加压,有的学生虽然在校内已完成作业,但回家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书写、题库等作业。下一步,计划继续通过家委会、家长座谈、家长培训等方式,加强家校沟通,缓解家长不必要的教育焦虑,促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延伸阅读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4/29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