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大荔县荔东小学校长李小峰:在“双减”中,家庭教育不能缺位、错位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2-05 07:15:42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大荔县荔东小学校长 李小峰
大荔县荔东小学校长李小峰。
打造“三个课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荔县荔东小学校长李小峰在接受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落实“双减”过程中,学校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性建构学校教育“三个课堂”新模式,让教育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第一课堂’就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主阵地’,主要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也就是在教室上课。” 李小峰介绍,荔东小学“第一课堂”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常态,努力上出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科思维、形成关键能力、诱发深度思考的课堂。
所谓“第二课堂”是指在校内学习场所,通过功能部室、音乐美术室、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校内资源,进一步发挥好学校育人和服务功能。
李小峰介绍,荔东小学课后服务采取作业辅导、兴趣素养、特色提升相结合的模式,分层分类推进,丰富学生的课后服务生活。
在“第三课堂”建设中,她表示荔东小学组织开展了参观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大荔县荔东小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确保课后服务顺利实施
减负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如何增效?这个问题在李小峰看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脑中有“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同时,要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一同制定学习规则,培养学生自律、自主的习惯。师生之间要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达成共识,形成更加和谐、信任的关系。
与此同时,为确保课后服务顺利实施,重点在于如何确保作业质量得到保障。对此,她表示荔东小学以“四项机制”( 作业研讨机制,总量控制机制,作业批阅机制和查漏补缺机制)确保作业高效落地。
“中高年级的作业总时长为60分钟、分为必做,选做和拓展三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内完成任务。学生作业不出校门。低段则以游戏类作业为主。‘课业辅导’为学生在校扎实地完成各学科作业提供了时间,帮助学生切实提高校内的学习效率。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持续学习的毅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李小峰说。
此外,为确保课后服务作业形成闭环,减负不减质。荔东小学还要求各班把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采取“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要求学生先自行完成作业,再在小组长的分工下,将作业讲给学习伙伴听,最后由老师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以此来确保作业的有效性。
大荔县荔东小学。
重视家校合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在‘双减’中,家庭教育不能缺位、错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更考验父母的担当。所以学校不断引导家长更新观念:要成为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社交礼仪、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要成为学生读书和终身学习的引导者和助力者。” 李小峰说。
对此,李小峰介绍,荔东小学十分重视家校合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举办多种形式的家长培训,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搭建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大环境,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家校合育共同体。
当然,“双减”政策的实施,将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同时又给学校和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学校里,老师对布置作业不但要适量还要精准,课后服务要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家长,要完善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要配合好学校,切实开展好课后服务。另外,对待孩子不能唯分数至上,而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培养孩子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谈心。”李小峰说。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