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榆林市第八中学校长贺茂盛:“十个严禁”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2-08 07:43:01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榆林市第八中学校长 贺茂盛

榆林市第八中学校长贺茂盛。

确保学生每日书面作业时长控制在90分钟内

榆林市第八中学校长贺茂盛在接受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有关政策、会议和文件精神,按照“12345”的工作思路,围绕“减负增效”这一目标,落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两大任务,突出抓好“作业总量控制、作业质量提升、作业评改创新”三个重点,坚持做到落实“双减”与“五项”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课后服务、师德建设“四个结合”,认真实施作业减负“五大行动”,即书面作业减量行动、作业预审行动、作业公示行动、分层布置作业行动、优秀作业展评行动。目前,已初步形成学校的一些比较稳定的做法。

为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制定了“双减”工作“十个严禁”,注重抓好“四个统筹”。即,班主任班级作业总量平衡统筹,备课组长学科每日作业内容和形式的统筹,学科教研组长学期作业和单元作业计划的统筹、年级组长年级周作业总量和时长的统筹,确保学生每日书面作业时长控制在90分钟内。

在作业质量的提升方面,立足“三个提升”,即提升作业设计理念的先进性、提升作业设计目标的系统性、提升作业设计内容的科学性。践行“三项行动”,即课堂教学增效行动,作业备写研讨行动,作业布置创新行动。

“四个行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实践“四个行动”。一是践行课堂革命行动。认真落实“课堂革命·榆林实践”指导意见,积极构建“三个课堂”。按照制定的基于“三个课堂”的大课程表。第一课堂重在夯实基础,提高八中办学质量。第二课堂重在开设八中“四好”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第三课堂重在拓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奠基师生幸福人生。二是推行课程统整研发行动。整合三级课程开设,开发校本课程。三是开展课改实验行动。语文主题学习、双线英语数学培优。课后服务的兴趣拓展,老师们可以将两个班的学生分层走班进行培优补差,按照社团模式管理。四是开展作业设计教研行动。

课后服务工作,坚持“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家庭、贴近社会)“四到位”(调查宣传到位、组织制度到位、服务内容到位、过程管理到位)的要求,着重抓好宣传引导,赢得家长支持;抓好制度建设,保障课后服务有序推进;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课后服务基本实现了“两全”,即学生全覆盖,专任教师全员参与。

组织家长对学校管理和科任教师满意度测评

“在家长融入学校教学方面,我们抓了三方面的工作。”贺茂盛介绍,一是建立家校沟通机制。主动邀请校级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二是搭建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家长微信群定时发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动态,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家长会,促进家校携手抓教育。三是组织家长评价学校。每学期组织家长对学校管理和科任教师满意度测评,通过电话访谈、面谈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目前,家长过去担心害怕减负减质量,现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双减工作。

贺茂盛认为,要持续落实“双减”政策,还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制度建设体系,着力形成“双减”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强化学校评价改革,强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强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强化经费保障,强化区域整体推进,强化对家长的培训教育。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4/29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