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校长肖静:逐步实现由教学管理到课程管理的转变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2-10 09:10:34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校长 肖静
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校长肖静。
创新教学组织方式 利用大小课结合 合理分配教学时段
“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深刻领会、迅速行动,继续加强和创新教学组织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和课程管理这四个管理中枢,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形成了思想上统一、制度上共识、行动上高效的工作机制,筑牢“双减”背景下减负和增效的矫健双翼。
学校严把教学质量关,通过推门听课、业务月查、公开汇报课等活动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督导,确保实施过程顺利高效。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利用大小课结合,合理分配教学时段,合理规划课时总量,确保课程开设和教学辅导在时间上的共赢。“这一创新举措既重视学习水平较好学生的培优,又重视部分学生的补差。既关注才艺出众学生的特长发展,又关注家庭困难儿童全面发展不掉队。”肖静说。
基于“双减”的背景下,全校教师基本形成了对课程的正确认识,现逐步实现由教学管理到课程管理的转变。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同时,积极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整合,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
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
“5+2”延时服务课中 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我们充分认识到,‘双减’的关键在减量增效,减是手段,增是目的。”肖静介绍,在提质方面,该校大力培植备课组教研细胞的强大作用,进一步强化“八备五定三统一”机制。
八备:即备课组指导教师备课时必须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目标、备学情、备重点、备难点、备过程、备板书;五定:即开展备课组活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预定主题、预定中心发言人、预定研讨成效;三统一:即开展备课组研讨活动时,要求同级组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设计、统一反思的要求。
让“课后服务”成为“双减”的助推器。学校发挥本校教师的特长优势,同时补充社会力量参与,率先尝试跨校跨区聘请优质师资,科学布局课后服务课程种类。“5+2”延时服务课中,包括学业辅导、艺体活动、课外阅读、素质拓展、社团活动等课后服务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
探索“学科+”项目式实践、分层、体艺作业等样态 重塑作业生态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次数减少,小学一二年不进行纸质测试,这对教师及时诊断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水平提出了挑战。下一步,学校将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创新有针对性、建设性举措,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作业是“双减”无法避开的问题。学校将依托课题研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探索“学科+”项目式实践作业、分层作业、体艺作业等样态,重塑作业生态。
课后服务是有效落实“双减”任务的大舞台,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让学生学得轻松,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赢得时空。下一步,学校将在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服务效果的监测等方面再思考,力求课后服务达到应有的最佳效果。
“我认为,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双减’的落实与推进创新将成为未来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在‘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沃土上,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肖静说。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