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渭南高新区高新小学校长何转香:守好作业时长关、数量关、质量关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2-24 07:20:02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渭南高新区高新小学校长何转香

渭南高新区高新小学校长何转香。

何转香告诉记者,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渭南高新区高新小学积极召开专题工作培训会,制定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管理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从“特色课程、教师提升、作业设计”三方面确定课研方案,切实、有效开展“双减”服务工作。

作业质量“三统筹”管理好作业时长关、数量关、质量关

“学校要求各教研团队制定作业设计细则,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和切实有效的作业审核制度,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何转香表示,高新小学以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为基础,做好作业质量“三统筹”管理,设置了作业三重审核制度和三类作业模式,让“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作业三重审核制度牢牢守好了作业时长关、数量关、质量关。流程分为三步,先由备课组长和同年级老师商议出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并填写作业设计单,由备课组长每周五中午12:00前上报教导处,教导处做统一审核批复并进行公示;再由各学科老师将每天的作业写在黑板上,并标明时间,每科作业量要控制在20分钟内;最后,由班主任统筹班级动态,在每天延时课之前审核各科总体作业量是否超过一小时,如有问题需及时反映给科任老师,及时调整。

渭南高新区高新小学校长何转香。

学校各教研团队还制定了作业设计细则,遵循层次性、多样性、科学性的原则,设置“三类作业”,制定方案,严格落实。

何转香介绍,“三类作业”分别为基础类作业、拓展类作业、实践类作业。基础类作业要求学生对国家类基础课程的各科作业做到堂堂清,天天清,要求教师做到全批全阅;拓展类作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素养,分主题、分学科进行,比如低年级数学让学生动手分类整理物品,而高年级数学让学生绘制数学思维导图,整理错题本等;实践类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

遵循教育规律 构建“1+X”课后服务体系

在陕西省教育厅“三个课堂”的引领下,高新小学结合学生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构建“1+X”课后服务体系,即“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类课程并举的架构。其中,“1”指基础类课程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块,“X”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拓展类课程和特色类课程。

渭南高新区高新小学布艺手工社团。

首先,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基础课程,即第一课堂。教师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答疑解惑,培优帮困。切实做到“作业不回家”“知识不盲点”。

其次,着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即第二课堂的特色课程。在每天的延时时段开设30余种兴趣社团,如科技、诗词、艺术等趣味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

渭南高新区高新小学超轻黏土社团。

最后,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即第三课堂的拓展课程。学校专门开展了阅读、体育技能、劳动教育、硬笔书法、经典诵读、学科趣味的专项小课,并制定相应课程体系。

建议实施弹性放学方式 提早放学20分钟左右

“‘双减’政策落实以来,教育教学呈良好态势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何转香表示,学校实施课后服务以来,教师的工作时间较长,从早到晚将近12小时,教师工作负荷大。同时,对于刚踏入小学阶段的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在校时间过长,也容易让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建议提早放学20分钟左右,不仅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也能使低年级学生更快适应校园生活。”

此外,渭南作为西部城市,冬季天黑较早,部分家长骑电动车接孩子时会遇上晚高峰,因此何转香也建议实施弹性放学方式,保证孩子和家长的出行安全。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4/29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