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丨邵长伟:以基因技术作锄,誓将沧海变“良田”

科技日报 2022-09-26 10:40:09

他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因组室主任、研究员邵长伟。

绘图:央美互动

与海洋渔业结机缘

在新疆长大的邵长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与海洋渔业结缘。

2001年,一心报考军校的邵长伟,被调剂到大连水产学院(现大连海洋大学)。

“从小在新疆长大,读大学前对水产养殖专业一无所知。”邵长伟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自己当时既不了解这个专业,也不了解学这个以后要干什么。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邵长伟开始慢慢了解这个专业。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邵长伟对专业的兴趣日益浓厚。本科毕业后,他考取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开始尝试接触科研。

2007年底,邵长伟到实验基地做鱼类的雌核发育实验。由于实验变量特别多,他要一个组合一个组合地试。

“当时,实验基地条件不是很完善,只有一个很大的水浴锅。我把几十个盛有受精卵的烧杯同时放进温度为0摄氏度的水浴锅里,让受精卵受冷休克。由于烧杯是塑料制品,放进水里后时常会浮起来,我只好借助工具把烧杯一遍又一遍地压下去,就像‘打地鼠’一样。”邵长伟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实验基地坚守两个多月、反复实验无数次后,邵长伟培育出了雌核发育的鱼苗。这次经历让邵长伟深刻地感受到了做科研的乐趣及攻坚克难之后的获得感,也愈加坚定了他在科研“海洋”里乘风破浪的决心。

邵长伟在观察鱼苗孵化情况。受访者供图

2008年初,邵长伟提前半年拿到了硕士学位,并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做了10个月的访问学者。回国后,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仅取得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学位,还在2015年通过教授委员会、系、校三轮论文答辩,获得东京海洋大学应用海洋生命科学博士学位。

绘出我国首个鱼类基因组精细图谱

在邵长伟看来,科研的魅力在于永无止境的探索未知。

作为主要完成人,邵长伟绘制出了我国首个鱼类基因组精细图谱,该研究成果助力我国水产基因组研究跻身国际领先行列。在他和其他同行的努力下,短短十年间,我国水产基因组研究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渔业发展、种业为先,海洋“种业”——鱼种是保障我国“蓝色粮仓”的关键。这些年来,邵长伟将主要精力都用在半滑舌鳎苗种研制上,由他主持或作为业务骨干承担的十多项国家级课题,大都是围绕半滑舌鳎展开的。

“半滑舌鳎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邵长伟介绍道,但雌、雄半滑舌鳎个体生长差异巨大,养殖一年多后,雌鱼体重可重达500多克,而雄鱼体重只有200到400克。除此之外,种苗中雄鱼比例通常占到70%至85%,而雌鱼仅占比15%到30%,这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通过开展半滑舌鳎性别决定和分化的全基因组甲基化研究,邵长伟绘制出了单碱基分辨率的甲基化图谱,揭示了普通苗种“雌雄比例失调”的原因,为高雌苗种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邵长伟指导研究生使用超声破碎仪。受访者供图

研究表观基因编辑、“借腹怀胎”等新一代育种技术,是邵长伟及其团队成员的另一重点工作内容。“希望能够尽快将新技术应用到产业中去,为我国海洋种业发展作出贡献。”他说。

邵长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邵长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2个小时,周末也经常泡在实验室里。“科学研究是需要长期沉淀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做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邵长伟说。

邵长伟的微信头像,是一个荷锄而归的快乐农夫,而这头像正代表了他的心愿:耕海牧渔,志将沧海变“良田”。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4/11/08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