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三秦】共沐幸福的阳光——陕西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
陕西日报 2023-05-19 08:57:39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百姓冷暖、群众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
从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到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从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到加快建设健康陕西,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到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陕西建设……陕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越来越多关于美好生活的梦想成为现实,三秦百姓共沐幸福的阳光。
奋斗——
有业可成 有梦可期
5月,毕业的脚步渐行渐近。升学?就业?创业?又一批高校毕业生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对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夏嘉琦来说,未来的路渐渐清晰。虽然没有考上自己心仪学校的研究生,但是他有了理想的去向——一个多月前,他收到了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营销中心岗位的录用通知。
这样的收获并非偶然。
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增加等因素叠加之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从就业工作动员会到线上线下招聘会,从面试技巧训练课到就业指导课,依托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提供的就业平台和资源,夏嘉琦在大学期间逐渐明晰自身定位,确定就业和升学“两手抓”,在考研失利后及时调整心态投身春招,在一次次历练中提升求职能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帮助高校毕业生走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这背后,是陕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不懈努力。
加快建设省级重点项目,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评判高质量项目的重要指标;聚焦重点群体,“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提供定制化就业服务;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培育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陕西努力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2022年,陕西城镇新增就业42.9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1.9%。
有业可成,有梦可期。各行各业劳动者通过奋斗,成就着更好的自己,也汇聚成一个生机勃勃的陕西。
幸福——
既能赚钱 也能顾家
初夏时节,秦巴山区绿意葱茏,生机盎然。
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朝阳社区搬迁群众凌孝凤的家中,12台数控化智能织袜机开足马力生产。凌孝凤和丈夫两个人白班、夜班轮换,保证机器24小时运转。
把生产设备安装在家里,在家就能上班挣钱,这样的小小“工厂”,是安康市创新推行的家庭工坊。
随着新社区工厂在秦巴山区遍地开花,安康市将就业触角延伸到距离群众更近的地方。“总部园区+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的发展模式,让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的居民不仅可以在新社区工厂的车间里上岗,还能与政府、企业合作“经营”家庭工坊,把机器搬到自己家里生产。
“每双袜子给我们的加工费是1毛2。我和家人每天的产量能达到5000多双,一天能赚600多块钱。”凌孝凤说。
凌孝凤和丈夫曾在深圳务工10多年。从走出大山到回归大山,他们是许多搬迁群众生活变化的缩影。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安康市抢抓苏陕协作机遇,积极承接毛绒玩具文创(织袜)、电子线束等产业转移。家门口的新社区工厂,让很多曾经的外出务工者致富不用去远方,也不再错过孩子的成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兴产业,惠民生。
陕西着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3+X”特色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苹果、设施农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羊乳制品占国产市场份额85%,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稳居全国前十。在一个个“小木耳、大产业”“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故事中,群众稳定增收。
强监测,兜底线。
陕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精准帮扶监测对象6.84万户、20.93万人,深入开展“乐业安居”专项行动,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2%,4个县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2022年,陕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
温暖——
看病更实惠 养老更舒心
5月17日17时许,家住华阴市的施树怀像往常一样,在饭前为自己注射胰岛素。
施树怀今年68岁,已有20余年的糖尿病史。为了控制血糖,他每天需要注射4次胰岛素,包括在早餐、午餐、晚餐前分别注射一种速效的餐食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在22时左右注射一种长效的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伴随着长期用药,是持续的药费支出。让施树怀欣慰的是,去年6月,他在长期购药的慢性病定点零售药店结账时发现,胰岛素降价了。
“过去,我用的门冬胰岛素一支接近100元,甘精胰岛素一支接近150元,现在都降到了一支50元左右。门冬胰岛素每月用3支,甘精胰岛素每月用1支,算下来每个月胰岛素的花费从四五百元降到了200元左右,省下了一多半费用,医保报销后实际的花销还会更低。”施树怀说。
施树怀能用上降价的胰岛素,得益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从高血压、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到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用药、罕见病用药,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不断扩大范围、增加数量。陕西积极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先后落实国家组织的7批集采中选结果,同时牵头或参与省际联盟集采工作,为药价“瘦身”。
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是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陕西不断推出医保惠民政策,努力让群众看病不再“望价兴叹”。截至2022年底,陕西已落地执行的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达453种、医用耗材达10大类,中选品种平均价格降幅超过50%。
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关乎民生,连着民心。陕西聚焦群众的所需所盼,久久为功办好民生实事。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陕西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过92%,提前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8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等教育每10万人口在校生人数居全国第3位。
丰富养老服务供给。陕西已建成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7万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90%以上城市社区。虚拟养老院、“嵌入式”以床养老、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探索让居家养老更舒心。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过去5年,陕西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覆盖人数分别增长16%、34.6%、41.8%,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6%、60%,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覆盖面达到95%,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建立。
……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以上”“健全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陕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民生工作列出清单。
三秦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描绘更加绚丽的幸福画卷。(记者 孟珂)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