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崔亚丽 :优化财政投入公共价值 助力“双一流”高校高水平建设
西部网09-15 14:49
省民盟副主委、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崔亚丽
“双一流”建设是政府财政资金投放高等教育的重点领域。为了给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财政部、教育部设立了专项资金并规定资金使用途径;各省为提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纷纷投入重金,设立专项计划,支持省内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此外,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专项资金中,也涉及到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补助资金。
鉴于“双一流”建设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以及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区域经济结构性不均衡的现实,提出如下建议:
多元投入,合力支持。持续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围绕培养所需人才、解决重大瓶颈等问题,加强与有关高校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培养、科技合作攻关等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长效机制,突出重点。建立健全中央、地方、企业、社会协同投入长效机制。中央财政专项持续稳定支持,加大中央预算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重点用于加强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方面。同时,依据服务需求、建设成效和学科特色等因素,向服务重点领域的高校和学科倾斜,向培养急需人才成效显著的高校和学科倾斜,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实行差异化财政资金支持,优化财政投入的公共价值成效。
区域协调,对接需求。强化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协同联动,提升优质资源的区域协调性。中央政府应针对当前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省份财政底子薄、建设基础弱、人才外溢性强等突出性问题,进一步强化支持、适度减压。地方政府将“双一流”建设与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财政支持对象及投放标准应进一步凸显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适应建设目标,进而强化财政经费支持的精准性。
放管结合,绩效导向。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改革,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扩大建设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和统筹权,按建设周期进行执行情况考核,根据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机制,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用以推动“双一流”建设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规范化和适用性。同时强化“双一流”建设绩效的信息公开,尝试构建财政、教育、人社、科技等智能一体化的数据库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丰富“双一流”建设成效统计指标与核定统计口径,实现从信息利用向信息共享转变。
强化督导,以评促建。一方面,履行政府部门指导职责,充分发挥诸如“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等机构的咨询作用,支持学科评议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各类专家组织开展评价、诊断、督导,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另一方面,以深化改革为导向和动力,持续优化完善监管体系,推进“双一流”建设督导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因时因地统筹开展各类评价监管工作,充分发挥以评促建的驱动功能,重点关注财政投入的公共价值。(作者系省民盟副主委、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