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法院系统不断强化司法政策措施供给,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优良环境——法治护航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陕西日报2025-05-06 08:01

4月30日,在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法治体检报告会”举行。西安博深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接过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法官递来的企业法治体检表,看着详细罗列的38项指标和特别标注的3条红色预警提示,感慨道:“法院把脉,真准!”

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

近年来,立足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目标,鄠邑区人民法院陆续为辖区92家企业进行了“体检”。这一份份法治体检表,是一家基层法院倾力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缩影,更是陕西法院聚焦全省大局,以司法之力为民营企业增强发展信心的生动注脚。

司法智慧激发市场活力

眼下,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升公司”)的苹果示范基地里,千亩苹果树缀满粉白的花朵,充满了生机。

“你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收成肯定差不了。”海升公司总经理孙连丰带着前来回访的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孙亚峰穿行在花海里。

作为国内主要苹果产区苗木及现代种植技术服务骨干供应企业,海升公司是千阳县乡村振兴的龙头企业。但几年前,海升公司因关联公司相互担保等债务纠纷涉诉、涉执,企业资产被查封、冻结,经营陷入严重危机。

“为摆脱困境,我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向宝鸡中院提交了预重整申请,希望通过司法程序盘活企业资产。”孙连丰说,“没想到,我们‘赌’对了!”

2023年7月24日,宝鸡中院受理了海升公司的预重整申请。一场“司法拯救”拉开序幕。

一次次实地走访、一轮轮商讨研判,整合力量建立工作专班,创新机制研究挽救方案……在宝鸡中院倾力推动下,2024年5月30日,海升公司预重整计划被债权人组、出资人组一致表决通过。6天后,经宝鸡中院裁定,海升公司由预重整成功转入重整程序。到2024年底,海升公司营收6500余万元,实现净现金流300余万元,扭亏为盈。

1.8亿元企业债务被有效化解,6000亩果园重焕生机,1000余名职业农民保住了饭碗……谈起海升公司的“起死回生”,孙亚峰说:“破产审判不是‘死亡宣告’,而是提供‘救治方案’。”

以司法之力助企业“重生”,激发市场活力,海升公司并非个例。

近年来,陕西各级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服务保障各级党委、政府以市场化方式实现企业优胜劣汰、新旧动能转换、资源优化配置,引导支持陷入困境的经营主体妥善化解债务危机。2024年,全省法院通过重整、和解程序帮助25家经营困难企业走出困境,引入资金7.36亿元,盘活资产31.84亿元。

平等保护彰显司法温度

近日,勉县人民法院法官依托智慧法院平台,组织江西某公司与勉县某公司在“云端”调解,成功促使双方在付款时间和条件等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一起跨省纠纷,短短几日便得到化解。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勉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说。为了让更多经营主体感受到“正义不迟到、服务不打烊”的司法温度,该院为涉企案件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快执,全面提高涉企案件办理效率。

“平等保护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的诉讼权利和摸得着的司法温度。”省高院民二庭庭长李晓锋介绍,陕西法院紧紧围绕民营经济发展需求,坚持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原则,及时妥善化解涉民营经济各类纠纷,保障不同所有制主体、不同地区经营主体、不同行业利益主体共沐法治阳光。2024年,全省法院审结一审涉企案件15.54万件,审结涉股东权益、公司权益类案件2105件。

同时,陕西法院依法快立、快执拖欠企业账款案件,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为相关企业追回欠款5.68亿元,并坚持善意文明执行,依法对3216家被执行企业经营性财产采取“活封”“活扣”措施,既保障了债权人权益,又维系了企业正常经营,以实际行动护航民营企业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

规则之治培育发展沃土

法治不仅是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护身符”,还是助力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守正创新的“推进器”。

“有了一次教训,就不敢再重蹈覆辙了。”4月9日,谈起企业发展,安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因未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公司被纳入失信名单。谁承想,一处失信,处处受阻,从贷款时遭银行拒绝到招投标受影响,公司发展举步维艰。好在鄠邑区人民法院在公司主动还清所欠租金后及时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公司才有了“重新出发”的机会。

“不能因为企业一时失信而‘一棒子打死’,要及时为主动履行法律文书义务的涉案企业擦除‘信用污点’,让其在招投标、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环节不受限制。”鄠邑区人民法院院长董刚介绍,2023年,为引导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重塑信用,鄠邑区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建立信用修复工作体系,在严惩失信行为的同时,通过对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发出信用修复证明,让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定义务。截至目前,该院已累计发出89份信用修复证明。

民营企业的司法需求延伸到哪里,法院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如今,陕西各级法院从审判、执行各环节多点发力,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法治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我们要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立足司法职能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更多民营企业在法治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赵学玲表示。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5/06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