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汉天工业母机“铁三角”携手迈向高端化
陕西日报2025-05-25 07:35
工业母机又称机床,是用于制造机器的机器,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基石。4月14日,在位于宝鸡市的陕西秦川格兰德机床有限公司,一款新型数控高速外圆磨床在进行最后的测试,10天后将出口欧洲。
“这台‘大家伙’价值400余万元,磨削长度达4米,磨削出的产品可应用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陕西秦川格兰德机床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君昌说,欧洲客户专程派人验收机器并学习操作要领。
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市与甘肃省天水市是“一五”时期、“三线”建设时期工业母机产业重点布局城市,地缘接近,机床产业相关性强,在我国工业母机版图中构成了一个“铁三角”。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集聚了产业链企业6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72家。2023年,集群主导产业实现产值超315亿元。2024年12月,该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跻身“国家队”后,跨省协同如何破题?如何在核心技术上进一步攻关?产业集群如何向高端突破?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实地走访。
“冷板凳”坐出“热效应”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秦川机床”)是国家级工业母机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之一,面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迅速对产品作出调整,适应市场新需要。
“新能源汽车对齿轮系统的静音性要求更高。我们自主研发的高效齿轮磨床使齿轮精度大幅度提高,让齿轮运转更加安静。”5月20日,秦川机床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丹麟说,“目前,我们的高效齿轮磨床国内市场占比在70%以上,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得益于秦川机床坚实的技术基础。“工业母机技术创新需要长周期积累。我们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态进行研发攻关。去年,我们参研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建厂以来第六次受到如此高规格褒奖。”秦川机床科技创新总部项目管理室副主任张晓飞说。
位于汉中市的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江机床”)是秦川机床的另一家权属公司。这里曾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螺纹磨床。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螺纹磨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居全国首位。
“螺纹磨床对精度要求极高,技术难度很大。几十年来,我们不断改进工艺,生产的螺纹磨床以千分尺测量精度,磨削精度的误差控制在0.001毫米内。”汉江机床装配车间生产管理负责人鲁文说,该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等领域。
宝鸡市工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白航介绍,近年来,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专项100余项,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等重点科研任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08项,“高档数控机床精度及其稳定性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等多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从“跟跑”到“领跑”
3月19日,在位于天水市的甘肃星火智能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火机床”)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抓紧时间对客户预订的五轴车铣复合加工机床进行调试。
“大重型五轴车铣复合加工机床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在大型船用发动机凸轮轴、曲轴等多工序、高精度的复杂零件加工方面做到国产化替代,解决了国家高端数控机床制造技术难题。”星火机床战略发展部部长张志鸿说。
作为甘肃省高档数控机床产业链链主企业,星火机床致力于实现工业母机重点产品国产化替代。2024年,该企业生产的大型和重型卧式车床、轧辊车床、车轮车床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高精度、复合型机床产品市场占有率增长迅速。
“我们牵头组建甘肃省高档数控机床创新联合体,联合甘肃省内外产业链上下游21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产业链核心环节国产化替代攻关、产业链薄弱环节系统性攻关,通过人员培养、产业协同、技术共享等实现工业母机重点产品国产化替代。”张志鸿说。
不仅如此,机床企业还成功打进欧洲市场。陕西秦川格兰德机床有限公司是秦川机床的控股子公司,深耕外圆磨床装备精密制造。如今,该公司生产基地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外圆磨床生产基地。
“目前,我们已经自主研发外圆磨床系列、万能外圆磨床系列、端面外圆磨床系列、轴承磨床系列、球面磨床系列及专用磨床系列等11大类、110多个品种、150多个规格。我们通过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在高端零部件自主化、整机替代进口、填补行业空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王君昌说。
打造“1+1+1>3”创新生态
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鸡机床”)是近年国内机床行业杀出的一匹黑马,持续推进五轴车铣复合产品的技术迭代和市场布局,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成功突破高刚性大扭矩车削主轴双电机消隙等技术。
“我们坚持科技创新与市场开拓‘双轮驱动’,在提升产品力的同时,不断优化产品‘售前+售后’服务,在业界获得了良好口碑。”宝鸡机床副总经理柯昌宝说,“公司正着力构建多个高端制造领域用户应用场景,进一步增强示范效应,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宝鸡山崎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新秀企业。创始人罗建忠曾在宝鸡机床工作多年,后瞄准市场机遇选择在细分领域创业。该企业拥有员工80人,生产的小型精密排刀数控车床在国内领先,去年创造产值超1亿元。
“近年来,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迅速,手机摄像头垫片的加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生产的机床被国内多家头部手机品牌供应商使用,加工出的高精度产品助力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罗建忠说。
汉中市瞄准铸造、钣金等产业链断点,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来投资建厂。母公司位于广东的固达数控(汉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拳头产品是各类数控铣床,与汉中市已有的工业母机产品实现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填补了当地产业链的空白。”该公司总经理黄永锋说。
当前,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正在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宝鸡市数控齿轮磨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精密数控车床,汉中市数控螺纹磨床及刀具等滚动功能部件,天水市数控卧式车床及重型成形机床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
同时,以秦川机床、星火机床、宝鸡机床、汉江机床等企业为核心,成立了陕西智能机床创新中心、甘肃省高档数控机床创新联合体等创新联盟,共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宝鸡市工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辛金阳介绍,深化合作不仅弥补了单一城市在产业链、技术、政策上的短板,还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叠加,形成“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市场扩张”的正向循环,最终实现区域竞争力指数级增长。(记者 刘坤 段承甫 李静茹)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