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从千年古都西安到苹果之城阿拉木图 丝绸之路文旅交流繁花竞放
陕西日报2025-08-01 08:02
六月二日,来自中国的旅游团在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参观(资料照片)。
5月29日,首列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从千年古都西安始发,行程3668公里,于5月31日晚抵达天山脚下的苹果之城阿拉木图,开启了中哈人文旅游交流的崭新篇章。随着铁轨的延伸,一条跨越2000多年的友谊之路正焕发新的生机。陕西文化闪耀阿拉木图,中哈友谊之花尽情绽放。
当“青铜遇见金人”
6月1日晚,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动开幕式上,西安博物院与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达成文物交流合作。
6月3日,在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记者见到了著名的伊塞克金人。伊塞克金人出土于1970年,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宝之一。博物馆内,许多当地小学生在这里研学,听讲解员讲述哈萨克斯坦灿烂的历史文化和金人的来历。
博物馆背后数百米,就是中哈联合考古现场。在伊塞克M8号大墓考古现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丁岩向大家介绍了中哈联合考古发掘进展情况。
据了解,目前中哈联合考古队已发掘出高台遗址、聚落遗址及多处墓葬,为研究丝路沿线城市变迁、民族融合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中哈间的文化交流在不断深入。
6月22日至24日,“青铜遇见金人”中哈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阿斯塔纳举办,沉睡的文物成为当代文明交流的使者。
宝鸡是青铜器之乡。此次宝鸡青铜器跨越山水,走进中亚草原腹地,书写周文化“出海”新篇章。6月24日,由宝鸡市政府主办的“青铜遇见金人”文化市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近千名当地市民驻足别具风格的摊位前,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宝鸡未来将与哈方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合作,与哈方共同打造‘丝路文明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在高端制造、能源装备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延续丝路文明的千年文脉。”宝鸡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边雅妮说。
非遗之花绽放阿拉木图
“孙老师,使馆这边再订10个缠花胸针。”“好的好的,一定按时交货。”7月26日,缠花手艺人孙莹一边忙不迭地回应着,一边见缝插针地忙活手中的活计。
在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动上,孙莹的非遗缠花作品格外令人瞩目。她以陕西文化符号为脉络,将大雁塔剪影融入发冠,制成西安市花石榴花样式的胸针,让作品承载地域记忆。铜丝、蚕丝线和纸片,在她的手中瞬间变成实用又兼顾美感的胸针、头花等国潮作品。阿拉木图市民纷纷驻足围观,对她的作品爱不释手,赞叹连连。
除了非遗缠花,陕西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放异彩。华山戏法的奇幻魅力、秦腔戏剧脸谱的浓墨重彩、秦派内画的方寸乾坤、西安剪纸的精巧灵动、木版年画的喜庆祥和、唐流彩的斑斓灵动,无不向阿拉木图民众展现陕西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意,让当地群众感受到浓浓的陕西风情。
“阿拉木图之行给我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回忆,收获很大。哈萨克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热情、对中国非遗的喜爱成为我今后继续做好非遗传承的不竭动力。我会更好地把非遗缠花这项事业做下去,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孙莹说。
中医医疗服务赢得广泛赞誉
在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动上,中医药文化同样备受瞩目。
中医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西安—阿拉木图人文交流集市上,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市第五医院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通过问诊把脉、发放中医药文化宣传册等方式,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对国际哈中语言学院中文教师叶伦及随他而来的40余名正在该校学习汉语的学生而言,这里是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生动课堂。“我和学生们对中医、书画和中国美食很感兴趣。”叶伦表示,这些年,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赢得了哈萨克斯坦民众的高度认可与广泛赞誉。
由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联合哈方共同建设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是阿斯塔纳较大的中医诊疗机构之一。今年5月30日,中心新址正式开诊。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接诊患者3.8万人次。哈萨克斯坦掀起了“中医热”,为中国—中亚人文合作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 李卫文/图
记者手记
文化盛宴架起沟通桥梁
从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动的开展,到“青铜遇见金人”中哈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的举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中哈人文交流活动,已成为深化两国关系、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2025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国蓬勃开展,一场场文化盛宴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有力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
如今,走在阿拉木图的大街小巷,遇见中国人,许多哈萨克斯坦民众会主动用中文打招呼。
在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记者遇到了许多来自中国的旅游团。榆林人苏先生高兴地说:“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一直有着友好的情谊,我一直想来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今年终于成行了。”
“去年阿拉木图接待了9.9万名中国游客,期待今后有更多中亚游客走进陕西西安。”阿拉木图市旅游局局长加莉娅表示。
“西安和阿拉木图将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禀赋,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开展互利合作,为中国—中亚文旅交流开拓新路径、注入新动能。”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孙超表示。
如今,共建“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写意画”转化为精美细致的“工笔画”,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
以文化艺术为纽带,五彩斑斓的人文交流画卷,正在丝路沿线的广阔天地徐徐铺展。
李卫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