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多元聚力 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陕西日报2025-08-05 08:39

原标题:上半年,陕西接待国内游客4.6亿人次,同比增长6.03%;接待入境游客37.10万人次,同比增长55.11%——多元聚力 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7月23日,游人在大悦城观景平台上以大雁塔为背景拍照打卡。

从巍峨秦岭到塞北风光,从千年古都到黄土高原,从厚重的历史到多彩的非遗、民俗……陕西以自然为笔、历史为墨,精心绘就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文旅画卷,文旅热点层出不穷、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文旅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4.6亿人次,国内游客总花费4139.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3%、8.10%;接待入境游客37.10万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41.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11%、46.76%,入境游呈现爆发式增长。

沉浸式、科技感十足

文旅场景不断涌现

夏日居高不下的气温打消不了人们的出游热情。7月26日,游人在大慈恩寺里触摸历史的厚重,在大唐不夜城感受现代与古老的交织,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穿越回唐朝……各大景点的人群熙熙攘攘。

今年以来,陕西文旅市场亮点纷呈,沉浸式、科技感十足的文旅场景不断涌现。

陕西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跟着演出、民宿、文博、诗词、美食游陕西”系列活动。

在西安,各色汉服店遍布大街小巷,旅拍随处可见。“来古都西安,着汉服拍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定要留下美美的照片。”来自成都的游客小玉说。

暑期文旅消费季期间,省文旅厅联合多家平台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推出1216项、2792场文旅活动,各地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供给与广大游客高涨的出游热情碰撞出更多火花,有力推动夏日文旅消费乘“热”而上。

夜经济不断“升温”。从升腾“烟火气”的市集到沉浸式体验空间,陕西多地积极探索夜经济多元业态融合,推动夜间消费活力释放。西安城市观光车开启“唐韵霓裳”暑期夜游专线,在夜幕中带你穿越千年;在白鹿原影视城,“冰火白鹿原·不夜影视城”消夏纳凉季打造独一无二的夏日避暑体验;在西安浐灞后海夜市,美景与美食相融;在金延安景区,各种演艺和互动节目缤纷多彩。

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出新招。陕西文旅部门联合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环秦岭”“畅游关中平原”等旅游专列,让“坐着火车游陕西”成为上百万“银发”群体的度假首选。

科技赋能文旅,“数字+”带来的沉浸式新玩法为陕西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大唐不夜城、芙蓉新天地等景区和场馆通过打造国潮沉浸剧场《唐朝诡事录·西行》、引进《一梦入大唐》《巴黎圣母院》《消失的法老》《大千迷境》《苍兰诀》等数字文旅项目,全面拥抱数字经济,创新文旅场景构建模式、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如今,汉服国潮、VR沉浸体验、文创潮玩、非遗美食、旅游演艺、民宿等正在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据统计,全省汉服及相关产业销售门店已达2500余家,居全国榜首。

7月23日,游人在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拍照打卡。

“免签”效应持续释放

千年古都强势“圈粉”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见证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唐乐宫观赏仿唐乐舞,在西安城墙上骑行,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一秒入唐”,在古都西安的大街小巷开启Citywalk……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陕西,感受千年古都的魅力。

“在这里,我看到了华丽的舞蹈、富有民族特色的器乐表演和许多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手工艺品,还尝试了能用吸管喝的柿子,真的是一次非常美妙的体验。”在长安十二时辰游玩的美国游客伯纳德说。

受“240小时”免签政策、支付便利化、旅行商来陕踩线及国际航班增密等利好影响,加上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效应释放,今年,陕西入境游客数量显著增长。在来陕的外国游客中,按数量占比由高到低排序,位列前10的国家依次为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以及德国。上半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入境游客达33.48万人次。

7月22日,记者在大唐不夜城境外来宾支付服务咨询中心看到,一位英国游客在咨询后向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对他们提供的咨询服务表示感谢。

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许鹤子汉服馆里,几位外国游客在体验唐装。工作人员王鑫鑫介绍,在街区换装拍照已成为外国游客的一种新时尚。现在,每天都会有近百位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来体验唐装汉服。

陕西不断优化入境支付的便利化程度,提升入境旅游服务品质。西安以提升外国人来陕支付便利性为着力点,通过在重点文旅场所布设外卡POS机、开设境外旅游服务线上专区、增加外币兑换服务点等措施,全力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优化入境游客支付服务体验,打造“入境消费友好型”旅游目的地。

大唐不夜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还设立了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暨支付服务咨询中心,为外国游客提供货币兑换、外卡取现、零钞兑换、协助下载移动支付等服务。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在票务中心、南门柜铺等处设置外卡刷卡POS机,并试点增设人民币现金“零钱包”,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支付选择。

在西安城墙景区,有Visa、Master、银联等标识的境外银行卡持卡人,可在城墙景区12个城门售票窗口刷卡购票、快速入园。“在西安旅行真的太方便了。坐公交、预订景点门票、扫码购物点餐,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意大利游客比安奇说。

从消费体验、景区游览,到文化演艺、汉服旅拍、酒店服务……更人性化、更细致、更令人沉浸的旅游体验雕琢出西安品质化、国际化的城市品牌和背后温暖的人文形象。

为演出奔赴这座城

“票根经济”活力四射

当演唱会的票房不断刷新城市文旅消费新纪录,一系列远超演出本身的文化与消费连锁反应在高速运转。

演艺市场的火爆,折射出背后巨大的市场需求。今年上半年,陕西文艺演出共吸引观众920万人次,旅游演艺活跃度居全国第一。

近几个月,一到晚上,西安奥体中心就人潮涌动,荧光棒汇聚成星海,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

“如今,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的跨城观演行为已是常态。目前,几乎每场演唱会都有超过一半的观众来自外省。”西安奥体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遥说。

在演唱会的加持下,西安“火”上加“火”,每场演唱会都会吸引上万人。巨大的人流带动周边交通、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消费上升。西安奥体中心附近伊敦诺富特酒店市场传媒经理李婷告诉记者,入夏以来,酒店的住房率保持在80%以上,演唱会期间多次客满。

“我们这次是特意过来看演唱会的,之后还会去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等地游玩。”湖北游客王欣怡说。

相关部门趁势而为:6月起,西安市商务局联合市文旅局、市体育局推出以“一票游长安·碰享‘西’悦购”为主题的“票根经济”促消费活动,串联住宿、餐饮、文旅等多重消费场景,为市民和游客奉上诚意满满的“票根大礼包”,进一步延伸消费链条。

“村系列”成为新时尚

青山绿水迎客来

进入暑期,乡村游迎来旺季。这个夏天,吸引众多游客走进乡村的不仅是美景,还有咖啡香、比赛、慢生活……

7月19日,当夕阳沉入秦岭群峰,宁陕“村光大道”太山庙镇之夜在清凉的山风中开场。村民登上舞台,踩着《采摘欢歌》的鼓点欢快起舞,台下2000多名观众手中的荧光棒瞬间汇成星河。没有明星大腕,没有专业院团,这场名为“村光大道”的山乡晚会让千年古道焕发新生。

油房村村民徐元强不曾想过,自己采摘花椒的日常会变成舞蹈语言。“道具花椒篮是咱地头的真家伙。”徐元强笑着说。

“村光大道”以“群众即主角、山乡即舞台”为核心,在全县11个镇设置主题赛道,通过才艺比赛和舞台表演的形式,打造全民参与的百姓舞台,全方位展示宁陕地域文化、民俗风情。自5月下旬启动以来,“村光大道”已成为宁陕一张闪光的新名片,吸引大批客流。

为迎接避暑客流的到来,宁陕县开启“宠客”模式,县文旅局将“村光大道”的现场座位扩容至210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场地供自驾游客免费停车,用“宠客”将“流量”变“留量”,推动筒车湾、秦岭峡谷乐园等五大景区旅游收入显著增长,多家精品民宿周末挂出了“满房”标志,城区酒店、宾馆周末入住率超80%。

在秦岭深处,有着“天然氧吧”美誉的佛坪县,正在通过兼具乡土韵味与现代舒适感的民宿重构乡村旅居体验。近年来,佛坪县将民宿产业纳入全域旅游战略核心,以“顶层设计+资金撬动+精准招商”构建发展矩阵,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激活闲置资源。截至6月,佛坪累计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5.8%和49.63%。

随着全省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节假日到石泉、留坝、佛坪、柞水、黄龙等地体验乡村“微度假”,已成为许多游客的生活新时尚。

目前,陕西已培育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村超、村歌、村舞、村光大道等“村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持续火爆,吸引越来越多群众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极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记者 李卫文/图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8/05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