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成链 向新前行——陕西光子产业成长记

陕西日报2025-08-20 07:39

8月18日,在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的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黄光区,工作人员在忙碌作业。 记者 田若楠 摄

生发梳“唤醒”头皮毛囊,超快激光雕刻“大国重器”,门控相机穿透火光……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的展厅里,一件件“硬科技”产品无声诉说着陕西光子产业的创新成果。

应用广泛的光子产业是21世纪最具革命性、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之一。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光学科研基础设施链条完备,高层次人才汇聚,先发优势明显。

聚焦自身优势,陕西前瞻布局,在国内率先发布“追光计划”,提出打造光子技术原始创新高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子产业生态高地,加快构建光子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

设立曲率引擎硬科技企业社区,为企业量身定制厂房,成立基金群……向新前行,陕西持续壮大光子产业集群,先后引进31家省外重点企业,企业数量增至300多家,光子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对全国的示范作用日渐明显。

前瞻布局 追光前行

1阿秒有多快?

答案是10的负18次方秒。

“阿秒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够掌握的最短时间单位,借助阿秒激光可探测飞秒激光难以观测到的分子内部电子运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首席科学家赵卫说。

秦岭脚下,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正紧锣密鼓地建设。

“设施建成后有望填补国内阿秒激光设施空白,满足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特种材料等创新发展需求,推动产业跨越升级。”赵卫说。

光子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性技术。2021年,陕西依托完备的光学科研基础链条以及在光子利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率先发布“追光计划”,以“一机制+一中心+一平台+一基金+一聚集地+一大会”的“六个一”重点举措持续推动光子产业集群快速壮大。

2023年11月,陕西启动“跃迁行动”,光子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年,陕西启动新一轮“追光行动”,部署开展培育千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围绕光子技术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构建“一核两翼”光子产业创新集群空间布局。

其中,“一核”指西安高新区光子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区。“两翼”即西咸新区和铜川市光子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

4年来,在“追光计划”的引领下,陕西光子产业总产值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递增,总产值超过300亿元。

“陕西光子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尤其是西安高新区。”西安市工信局电子信息处处长刘婷说,2024年,西安市光子芯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光子企业累计200余家,产业规模约250亿元。

追光向新。积极承接“追光计划”,铜川市抢抓“一核两翼”布局机遇,依托光电子集成产业园发展光电子产业,聚集30多家光电子企业,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2024年,铜川光电子产业产值13.94亿元。

在陕西,一束光正化作“满天星”。西安市形成光子制造、光子芯片与材料、光子传感等产业集群。西咸新区和铜川市发挥自身优势,相继招引光电子企业和项目落户,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平台牵引 筑巢引凤

8月18日,在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的无尘车间,技术人员“全副武装”,身着无尘服、戴着口罩,聚精会神地操作眼前的精密仪器。

“技术壁垒高是光子企业的共同特征。”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说,对初创企业来说,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更需要高端设备和共性技术平台。

为帮助初创企业成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牵头成立西科控股、中科创星,并与省科技厅、西安高新区等联合成立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旨在通过提供“稀缺平台资源+专业技术服务”,为企业架起成果转化的桥梁。

“2023年,我们建成6英寸化合物平台,为20多家光子产业龙头企业提供中试服务,为超百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杨军红说,去年,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启动建设8英寸硅光平台,计划年内投入使用。

目前,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拥有200多台(套)先进的光电芯片关键设备、170多人的完整工艺技术团队,具备砷化镓光电芯片材料的光刻、刻蚀、薄膜制备等关键工艺能力,集研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服务于一体。

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光子共性技术平台成为吸引光子企业落户陕西的“强磁石”。

谈及落户原因,深圳瑞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汪洋说:“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建设的6英寸化合物平台可以为公司提供中试服务。落户西安是我们‘拥抱’产业链的重要布局。”

同样被平台吸引来的,还有杭州洛微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在建的8英寸硅光平台将解决光子芯片国产化难题,这是吸引我们落户的关键。”杭州洛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冯宁宁说。

“强磁石”带来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4年来,陕西聚集了一批全球光子技术领域领军人才,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了一批科研成果,实施了一批产业化项目,先后引进31家省外光子产业重点企业,企业数增至300多家。

“我们正在紧张调试8英寸硅光平台,已经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更多光子芯片企业落户陕西奠定了坚实基础。”杨军红说。

链式反应 聚链成群

在陕西,超快激光成为精细刻刀,在航空发动机叶片上雕琢出精密小孔。

“超快激光具有极小热损伤、超高加工精度等特点,能完成传统加工方式无法实现的精细操作。”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杨柳说,公司率先研制出三轴至七轴超快激光精密制造装备。

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陕西光子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专注于超快激光高端精密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并提供解决方案,在大深径比加工技术、小空腔内壁防损伤技术方面国际领先。

杨柳说:“在‘追光计划’的支持下,公司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上游企业中科聚能、中科微星等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本地配套率。”

成立于2020年的西安中科聚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供应商,主要生产工业级高功率、大能量超快激光器等。

“对初创企业来说,资金是最大的‘拦路虎’。”西安中科聚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洋说,多亏了西安财金以债股结合的方式为公司注资1000万元。7月初,第一笔500万元资金到账,及时解决了扩产难题。

光子产业链是陕西3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以“链长制”为抓手,陕西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完善光子产业发展生态,初步组建起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光子产业基金群,帮助一粒粒“金种子”开花结果。

今年初,西安立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攻克高功率激光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推出多款高功率单模半导体激光器芯片。

“政策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金融对接……公司成立以来,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创新成果频出。”西安立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鑫说,近几年,陕西光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本地市场需求和潜在客户增多。今年,公司继续延伸产业链,加快拓展业务。

眼下,“链式反应”正在加速。预计到2030年,陕西光子企业将超过500家,光子芯片园、光子制造园、光子传感园等专业化园区将成为全国领先的光子产业聚集地,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覆盖全产业链条的千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

记者 苏怡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8/20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