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秦乡土播下“数字良种” 2025年陕西省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交出亮眼答卷
西部网2025-10-20 15:53
能精准种茶的“数字大脑”,能智慧授粉的“花果信使”,能云上耕种的“虚拟农场”……10月19日晚,以“乘数兴村 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陕西省数字乡村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延安吴起举行,这些从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创新成果,正勾勒出数字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来自陕西各地的参赛团队、专家学者、基层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2025年陕西省数字乡村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延安吴起举行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次大赛由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旨在通过竞赛形式挖掘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乡村汇聚。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科技企业、高校团队、事业单位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个领域的数百份参赛作品,呈现出多领域、跨学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鲜明特征。经过激烈角逐,最终23个项目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及特别贡献奖。
获奖项目覆盖了智慧农业、乡村治理、数字养老、文化传承等多个类别。其中,“秦巴区域茶产业大脑”和“花果信使——智慧高效授粉装置探索者”斩获一等奖;5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包括打造“耕种管收”新范式的农情监管平台、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的项目以及“打造乡村云上农场——《养猪少年》”等创新应用;另有16个项目荣获三等奖。这些项目不仅技术含量高,更在落地性和社会价值方面展现出广阔前景。
获奖单位领奖
大赛评委专家、陕西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主任程晓东介绍,参赛作品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现代化四个维度呈现创新发力的格局。“从物联网大数据构建精准种植模型,到区块链技术实现环境监测透明化,再到开发数字化工具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每一件作品都找到了技术与需求的深度耦合点。”
一等奖项目“秦巴区域茶产业大脑”负责人、汉中市镇巴县数据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璐告诉记者,“我们镇巴是‘中国名茶之乡’,但作为山区县,茶产业长期面临着‘种植靠经验、销售渠道窄、品牌保护弱’等核心痛点。”杨璐介绍,项目通过打造一个集“1个大数据平台、3大支撑平台、4大应用平台、N个场景应用”于一体的“产业大脑”,将数字技术赋能于茶产业的全链条。
“我们打造的‘微服务矩阵’为秦巴山区的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通过数据跑路,过去4个人2小时的工作量现在1个人1分钟内就能完成;项目试点后带动1.5万户5.2万名茶农茶工人均增收30%以上。”杨璐说。
一等奖项目“秦巴区域茶产业大脑”负责人杨璐
二等奖项目“打造乡村云上农场——《养猪少年》”负责人王子同时也是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上林垟村的“乡村CEO”。他介绍,该项目核心是打造一个“元宇宙+实体农业”的综合性平台,团队研发的线上种植游戏可以让玩家将游戏成果直接对应并转化为线下人工智能实验室中的真实农作物,实现从虚拟到现实的跨越。
二等奖项目“打造乡村云上农场——《养猪少年》”负责人王子
“我和团队成员都来自陕西,我们选择在温州进行项目试点,希望在模式成熟后,带着成功经验、先进技术以及积累的资源返回陕西,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未来,我们还将结合《养猪少年》等综艺节目,进一步推广这一‘云种植’模式,实现文化赋能与产业振兴的双向奔赴。”王子说。
起点新闻记者 陈嘉欣
审核 贾存真 李卓然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