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苹果”究竟“好”在哪儿?
西部网2025-10-29 17:48

苹果大赛现场
10月28日,由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果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好苹果”大赛2025总决赛在杨凌落下帷幕,晚熟富士组、瑞香红组等六大组别共产生金奖21名、银奖44名,另有百余名参赛主体荣获优胜奖。
此次参评的186户参赛主体是从陕西、山东、甘肃、辽宁、山西等全国苹果主产区遴选出来的,参赛果品按品种划分为晚熟富士组、瑞香红组、瑞雪组、瑞阳组、维纳斯黄金组等组别。大赛评出的“最甜苹果奖”“最红苹果奖”主要聚焦于果品特色品质,“优胜奖”“银奖”“金奖”则综合评定果农种植水平。
那么,这些“好苹果”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苹果接受农药残留检测
根据评判标准,“好苹果”首先要保证安全。参赛苹果要通过河北农大苹果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的农残检测,每个果品进行三次检测,两次以上(包含两次)农残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者则视为农残超标,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现场打分环节,60名评委按照着色面积、果面光洁度、口感香味、汁液脆度等4个指标全程参与果品现场打分,总分数=内在品质50%+现场品尝50%。60余名评委中,既有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也有常年扎根市场的果商等。
内在品质检测方面,要求果形具有该品种的应有特征,果形端正;糖度≥14%为及格,糖度≥19%为满分;硬度在6.7-7.0kg/cm2为佳,≥7.5kg/cm2为满分。
要求苹果色泽鲜亮,着色均匀,着色面 85%为及格,着色面≥100%为满分;果面光洁,无黑点黑斑,无其它病斑、虫害、无碰压伤,无果锈等为满分,疤痕、皴裂、果锈均为减分项。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 产季苹果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指出,2024 年全国苹果总产量 5128.5 万吨,陕西省总产量 1449.9 万吨,占全国的 28.27%。可以说,陕西的苹果产量几乎占到了全国苹果产量的近1/3。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认定,陕西渭北黄土高原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其海拔、光照、昼夜温差、土层等7项指标均达到苹果生长的理想标准。洛川苹果通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瑞士SGS的287项农残检测,所有指标均符合欧盟标准,标志着其安全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起点新闻记者 刘望 王靖升 兰逊鸽 宋洋
审核 魏诠 张建成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