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

陕西日报2025-11-01 07:59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统筹发展和安全,对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专章部署,对“十五五”时期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作出明确要求。

全会精神在陕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发展改革委规划处处长潘磊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通起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高质量推进我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着眼全国大局,立足陕西实际,明确主攻方向,持续深化‘十五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的研究论证,广泛征求吸收群众智慧、基层经验、社会期盼,扎实编制好我省‘十五五’规划,努力绘就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宏伟蓝图。”

全会提出,鼓励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各展所长,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作示范。西安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军平表示:“这为我们‘十五五’时期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跨区域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将加快推动特大城市内涵式发展,强化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塑优市域发展空间格局。积极对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中欧班列经济圈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在更大范围内集聚高端资源,提升发展能级。加速西安都市圈建设,纵深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深化市域间协同发展,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协调联动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全会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陕西经济联合会会长刘迎军表示,这为我省“十五五”时期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优、城镇化质量不高等结构性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陕西经济联合会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建议》核心要义,聚焦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工作,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建议,共同谋划好陕西“十五五”发展蓝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西安市产业园区协会执行会长刘少利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以陕西汽车产业为例,通过产业的梯度布局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陕西汽车产业及园区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还促进了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配置。这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联动发展。目前,陕西的产业园区作为承载产业项目的主要场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积极推进一批专业化园区建设运营,在加快产业聚集升级的同时,助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会提出,深化跨行政区合作,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等机制,拓展流域经济等模式。宝鸡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张标表示:“这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此,我们要立足各县资源禀赋,按照产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县、生态功能县等不同类型,实施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和考核体系,引导各县区走特色发展之路;积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探索建立‘飞地经济’共享机制,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此外,我们将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全会提出,推进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设,强化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富平县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靳磊表示:“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富平在‘富阎一体化’和西安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强化与阎良等周边地区的产业协同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聚焦‘富平柿子’‘富平奶山羊’等特色产业,加快打造富平农特产品‘金字招牌’,着力延伸链条、筑强集群,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崛起与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着力补齐城乡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县域承载力和吸引力,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努力为国家战略在县域层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贡献力量。”

(记者 许奥博 郝颖 沈谦 付玉玮 耿杨洋)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11/01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