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体育学院首创“小全运”模式 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
西部网2025-11-09 20:39
历时近170天,设置33个竞赛项目,覆盖全校近万名师生的西安体育学院第一届运动会近日落下帷幕。这场被师生誉为“西体小全运”的赛事,突破了高校传统田径运动会的单一模式,通过将长达半年的赛程深度融入教学体系,探索出一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育人的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

西安体育学院第一届运动会开幕式。
据了解,本届运动会自5月10日启动,至10月26日闭幕,横跨两个学期,项目设置除常规田径项目外,还涵盖手球、曲棍球、棒垒球、橄榄球等33个项目,参赛范围扩展至在校学生、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校友四大群体,其综合性、全员性开创全国高校先河。

西安体育学院第一届运动会径赛现场。
运动会不仅为学生搭建竞技的舞台,更成为了他们实践教学的延伸。学校要求学生至少参与一个竞赛项目,并鼓励学生承担裁判员、教练员、组织者、志愿者等多元角色。体育教育专业大二学生张祺在参与赛事组织后表示,“从编制赛程到协调队伍,整个过程的复杂程度远超课堂所学,极大锻炼了我的执行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安体育学院第一届运动会游泳比赛。
“比赛像一面镜子,清晰照出了我战术意识和心理调节的不足。”24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董潇阳在乒乓球赛失利后坦言,赛事结果让他对后续的学习和训练目标更加明确。

学生进行排球比赛执裁。
此次运动会依托具备国际赛事标准的鄠邑校区场馆设施,并设计了完整的视觉听觉系统,包括专属会徽、会歌《我爱你 西体》及吉祥物“健强强”“喜越越”,这些国内顶级场馆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校设计吉祥物“健强强”“喜越越”。
西安体育学院校长李富生表示,学校旨在通过综合性运动会打破学科壁垒,将赛事全面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让赛场成为实景化教学与沉浸式课堂,有效推动教、学、训深度融合。“我们就是要让理论课堂成为赛事规则与科学运动的打底课、让各类场馆变身第二课堂实训场、让泳池赛道成为专业技术的比武场、让赛事宣传与体育展演成为激活师生文创细胞的新舞台,全面全方位全程育人。”
起点新闻记者 兰逊鸽
审核 康乐群 张建成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