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再聚首 三大论坛共绘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西部网2025-11-19 17:12

11月18日,古都西安迎来了一场聚焦亚欧联通未来的思想碰撞,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平行论坛同步举行,来自全球的铁路运营企业、物流公司、制造业代表与智库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多元通道”“高效安全”与“创新融合”三大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在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的今天,如何让这条横贯亚欧的“钢铁丝路”更畅通、更可靠、更具活力?与会嘉宾从不同维度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平行论坛在西安举行。

多元通道发展:织密亚欧经贸“立体网络”

当前,地缘变局与局部冲突频发让国际物流通道的稳定性备受考验。推动中欧班列从“单一路径”迈向“多元互联”成为各方共识。在多元通道发展平行论坛中,来自中国、格鲁吉亚、保加利亚、老挝、越南等国的十余名嘉宾,就如何构建“多向延伸、多式联运”的通道体系进行了观点交锋。

多元通道发展平行论坛

嘉宾们普遍认为,传统主干道仍是中欧班列的“主动脉”,但亟需通过协同优化提升效率。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指出,尽管西安已建立起覆盖欧亚的干线网络,但“境外车板调配滞后、单证合规成本高”等问题仍制约着全程时效。他呼吁沿线相关国家共建枢纽、共享数据,以“枢纽对枢纽”合作提升全链韧性。

论坛现场

新通道的开拓同样备受关注。保加利亚PIMK铁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瓦西尔·利亚斯科夫强调,保加利亚位于泛欧交通走廊节点,可成为中部走廊的关键支点;中吉乌铁路公司吉方副总经理库洛夫·乌兰·铁米尔别科维奇则展望了中吉乌铁路贯通后“为中国—欧洲贸易开辟更短、更经济路径”的潜力。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只有通过多通道并行、多网络协同,中欧班列才能在变局中行稳致远。

高效安全运输:筑牢班列运行的“生命线”

“效率是竞争力,安全是生命线。”在高效安全运输平行论坛上,这一观点成为嘉宾们的共同心声。面对海运价格波动与地区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让中欧班列既“跑得快”又“走得稳”?来自中国、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的铁路企业与物流公司代表展开了务实讨论。

高效安全运输平行论坛

在效率提升方面,阿塞拜疆铁路封闭式股份公司副总裁阿里夫·阿加耶夫介绍了其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货物全程实时追踪的实践;白俄罗斯铁路物流公司总经理安德烈·斯拉德克维奇则分享了电子货运单据与全程时刻表班列对“提升运输可预测性”的作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主任吴兆新认为,推广“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全程时刻表班列模式并研发应用新型装备,为降本增效提供了关键支撑。

论坛上的嘉宾们

安全治理是另一大焦点。面对货物盗损、跨境犯罪等现实风险,嘉宾们指出,单一国家的努力远远不够,必须形成跨国联防联控的合力。推广电子施封锁等技防手段、建立沿线国家间的案件协查与数据共享机制,成为多位发言者强调的务实举措。“对安全的每一分投入,都是对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投资。” 透过讨论,大家认为要共同守护这条亚欧供应链的稳定与可靠,让“钢铁驼队”行得更远、走得更稳。

创新融合发展:让班列成为“经济与人文的纽带”

当中欧班列从物流通道升级为产业平台,它将释放怎样的新动能?创新融合发展平行论坛聚焦“班列+产业”“班列+数字”“班列+人文”等融合路径,来自制造企业、电商平台、金融机构与国际组织的代表分享了精彩案例。

创新融合发展平行论坛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文学表示,光伏产品体积大、时效要求高,而“中欧班列以其稳定高效的服务,成为我们全球化供应链的战略支点”。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任玮指出,中欧班列正与数字贸易深度融合,“我们要让中国品牌乘着钢铁驼队,更快走向世界”。

论坛现场

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借贷及投资者关系部主任阿尔卡雷克介绍了哈方在跨里海通道建设中推动“枢纽+产业”联动的经验;新加坡全球数字贸易走廊公司总经理杨伟丹强调,“构建可信、透明的数据生态,是提升班列价值链的关键”。此外,多个机构的嘉宾还分享了在“班列+人文”“班列+金融”方面的创新探索。大家一致表示,中欧班列的未来,在于从“运货物”向“运产业”“运服务”延伸,成为促进亚欧文明互鉴、经济共赢的开放平台。

起点新闻记者 陈嘉欣 王靖升

审核 贾存真 李卓然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11/19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