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实现工程化技术突破26项

西部网2025-11-20 16:03

发布会现场

11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陕西“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发展成就。

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先进钛合金及大规格材料制备、难熔金属单晶制备、超导材料及技术、高温合金、先进贵金属催化、稀有金属装备、自主品牌核级锆材等方面解决“卡脖子”问题15项,实现工程化技术突破26项,研发新产品超过200种,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梁书锦介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国家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以保障国家稀有金属材料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自主可控为使命。“十四五”期间,研究院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1项,获得国家探月工程参研参试单位表彰。

梁书锦介绍有关情况。

梁书锦称,“十四五”期间,研究院锚定“新型科研机构”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国际一流研发平台、成果加速转化平台和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制定了“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科研机构,培育十个上市公司,培养百名科技领军人才、百名企业家、千名博士、千名技师工匠,达到千亿规模”的“一十百千”战略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激励、数字化赋能等方面出台制度69项。

同时,研究院牵头建设了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陕西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6个。聚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前瞻布局研究,研发投入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比重院本部平均为35%,全院平均为7.7%。

梁书锦介绍,近年来,研究院引进博士454人、硕士792人;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28人次,省部级创新团队47个、人才101人次。与国内外40多所高校院所、60多家企业、20多个市和开发区、30多个组织开展合作600余项,积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发展。

此外,研究院还转化自有科技成果81项,新孵化培育公司16家,高科技公司增长到49家。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2家、北交所1家、新三板4家。新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6家。

起点新闻记者 惠璇璇

审核 魏诠 李卓然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11/20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