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粮食产量突破1350万吨 增量跻身全国前十
西部网2025-11-26 17:55

发布会现场
11月2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陕西“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粮食产能跃升全国前列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从会上获悉,陕西省耕地总量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68万亩;集成推广关中灌区两料“吨半田”、陕北春玉米“一季吨粮”、陕南稻油轮作“1253”等高产模式,持续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累计打造“吨粮镇”13个、“吨粮村”25个;2024年粮食产量突破1350万吨,增量跻身全国前十。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陕西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强化动态监测帮扶,推动帮扶产业发展,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脱贫县均形成了2-3个主导产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连续5年超210万人,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达78.7%,在国家考核中连续4年获评“好”等次。今年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95元,增速高于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孙矿玲介绍有关情况
特色农业全链发展 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孙矿玲介绍,每年统筹约20亿元中省农业专项资金全力支持全产业链建设。建立部省共建“延安苹果”、厅市共建“柞水木耳”“平利茶叶”“米脂小米”等工作机制,形成“省级抓千亿级、市级抓百亿级、县级抓十亿级”工作体系。2025年综合产值预计达6649亿元,带动市级发展26条超百亿元、县级发展131条超十亿元产业链,苹果、猕猴桃、羊乳3个产业体量稳居全国第一,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4、1/3和3/5,茶叶、食用菌产量和设施农业规模位居西北首位。
在和美乡村建设方面,陕西每年统筹20亿元,建成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008个,提升改造748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2%,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所有行政村和87%的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99.5%;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到88.7%,8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标准。此外,今年还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充盈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科技装备支撑更加有力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持续打造杨凌示范区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与省内各市、农业大县构建“1+10+N”农业科技协同推广合作模式。”孙矿玲称,“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连续三年每年新增1家,72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建设区域农事综合服务中心120个、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477支。
在科技支撑下,陕西农业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承办重大外事活动50多场次,高质量建设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为上合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专家,建成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个。挂牌运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充分释放“自贸区+综保区”叠加优势,全国首个农业特色综保区封关运行,2024年全省农产品出口65.9亿元,多年保持30%以上增长,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孙矿玲表示,下一步将立足陕西实际,抢抓发展机遇,谋深谋实“十五五”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有力支撑。
起点新闻记者:杨晏宁
审核:康乐群 张建成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