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业助力“陕西智造”抢占国际市场先机——续写“空中丝路”新传奇
陕西日报2025-04-07 08:01
3月25日9时45分,由长龙航空执飞的GJ8765航班搭载着电子产品、跨境电商物品从西安飞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近年来,陕西企业加速拓展中亚市场。
“我们主动对接,为我省企业量身定制‘舱位预留+快速通关+全程跟踪’的专属运输方案,助力‘陕西智造’高效抢占国际市场先机。”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楠说。
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形成汽车零部件、半导体材料、医药试剂等特色货品进出口集群。今年前两个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74.4%,创历史新高。
如今,航空运输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串联全国、全球经济圈,实现产业和社会供应链之间高效融合的重要通道。
从西安出发,2小时航程可覆盖我国75%的领土和85%的经济资源,5小时覆盖全亚洲城市,12小时覆盖全欧洲城市。
为补齐开放不足这个短板,陕西积极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路径,加速构建辐射广、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航空枢纽和贸易物流大通道。目前,“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构建起西安乃至陕西融入世界、开放发展的“空中丝路”大通道。
在跨境电商领域,运输时效尤为关键。
陕西星空跨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空跨境”)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跨境电商保税仓储服务商。公司选择落户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看中的就是陕西四通八达的空中交通网络。
“陕西不断织密空中航线,让经贸往来越发便利。”3月26日,星空跨境总经理兰祎博说,“从货物落地,到机场提货,再到配送至综合保税区,各环节无缝对接,为企业降低了对外贸易的平均综合时间,运输时效快成了我们的优势。”
随着陕西国际运输通道不断拓宽,星空跨境的交易额不断攀升。2020年公司交易额3000万元,2024年交易额达到3亿元。
在空港新城,像星空跨境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
作为西北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新城充分发挥“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枢纽、冷链”八大开放功能和国家级试点政策效应,航空枢纽建设提速、改革创新成果涌现、产业融合不断突破。空港新城已初步形成包括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运输的临空经济全产业链。
2024年,空港新城临空经济产值突破420亿元,聚集了14家航企总部、13个物流园区和200余家航空物流企业。
国际航空枢纽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在促进贸易、投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
“空中丝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弥补了西安不沿边、不靠海的商贸短板,为西安乃至陕西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以及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机遇。
越来越多的陕西企业开始“产能出海”,寻求更多层次、更宽领域的产能合作。
陕汽集团在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成本地化工厂,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爱菊集团建成“三位一体”跨国大物流大加工体系;陕鼓动力在海外布局20多个公司和服务机构,节能环保产品、智慧绿色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陕西进出口保持了质量提升、数量稳定的良好势头,成绩亮眼。其中,进出口总值4540.7亿元,外贸增速12.3%,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7.3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七位。
2月20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T5航站楼投运,陕西开放能级再次提升。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晓勇表示,T5航站楼的投运是西安交通枢纽传统地位的又一次飞跃,巩固了西安作为西北乃至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客运和货运吞吐量均居西北首位。截至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54条,通达全球24个国家、49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8条联通中亚五国七城的客运航线稳定运营。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需求,对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借此契机,陕西的航空物流产业、航空维修制造业和航空服务业将迎来蓬勃发展机遇,对临空依赖度较高的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将加速集聚,空港新城的口岸优势将更加凸显。”空港新城党委副书记刘军说。
一条条“空中丝路”,让陕西跨越山海、拥抱世界,以开放促发展的动能更加澎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