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子书写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陕西实践

西部网2025-10-11 16:52

陕西电子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生产线项目钢结构首吊成功

在陕西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进程中,有一支力量始终冲锋在前——它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陕西电子信息产业的"链主",构建起涵盖高新电子、新型元器件、关键材料等五大板块的产业矩阵,更以15个国家级、67个省级创新平台为引擎,点燃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的火炬。它,就是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电子")。

"十四五"以来,这家扎根三秦的国企以改革破局、以创新驱动,在全省国企改革浪潮中交出了一份分量十足的答卷:营收增长43.09%、利润增长115.31%,两项指标分别高于行业水平3.68和89.67个百分点;旗下长岭电气与烽火电子完成专业化重组、陕西华达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彻底解决困扰企业20余年的"债转股"历史遗留问题,收回核心资产控制权;近五年清理僵尸企业19户、治亏52户,企业层级压缩至四级以内……

当"改革"二字落在实处,陕西电子不仅激活了自身发展动能,更为全省国企深化改革探明了路径。这些省属国企深化改革的显著成效从何而来?近日,记者走进重组整合后的长岭电气与刚上市的陕西华达,探寻改革背后的"陕西电子密码"。

长岭电气厂房

从"长岭冰箱"到"产业尖兵":

一场涅槃重生的改革实践

时间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长岭冰箱,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广告语曾响彻大江南北。这款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家电,助推陕西长岭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当时陕西制造业的"明星企业"。然而,随着市场饱和与竞争加剧,长岭发展陷入瓶颈,2008年9月,长岭股份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2009年5月,陕西电子注资深耕,为这家老牌企业注入新生机。

进入"十四五",在陕西电子"四个上市,两个翻番"战略引领下,长岭电气按下重组加速键——2024年6月向上交所递交材料,2025年1月获深交所并购重组委通过,3月获中国证监会批复,6月完成股票发售……这场历时数年的专业化整合,最终让长岭科技与烽火电子携手踏上新征程。

重组后的长岭电气,不仅守住了高新装备产业的优势地位,更在纺织机电、器件模块、环控设备、太阳能光伏、净水装备等领域全面开花:纺织机电营收占比稳定在20%,器件模块从"十三五"末的5%提升至9%,环控设备从3%增至5%,太阳能光伏占比更从22%跃升至33%。更值得关注的是,净水装备板块接连推出改善民生的新产品,将国企改革成果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获得感。

"重组不是简单的规模相加,而是释放协同效应的乘法。"长岭电气董事长赵刚强坦言,通过资金注入、资源共享,企业不仅抓住了战略机遇期,更以大额研发投入夯实了发展根基,"现在我们有底气在高新装备、新能源等领域持续突破,为陕西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添砖加瓦。"

陕西电子所属陕西华达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从"领先企业"到"上市先锋":

科技型企业的高质量跃升

如果说长岭电气的改革是传统优势企业的"二次创业",那么陕西华达的上市则是科技型国企的"破圈突围"。

作为国内电连接器及互联产品领域的领先企业,陕西华达长期深耕电连接器及互联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产业经验,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公司迎来了产能扩张与研发需求激增的双重挑战,资本助力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陕西省国资委、陕西电子及西京集团的协同支持下,2020年启动上市计划的华达,仅用3年便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证券代码:301517),为全省科技型企业上市提供了可复制的"华达样本"。

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

从航空航天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从传统民用通讯到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华达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承担国家多项重点项目,凭借对重点项目的高效实施,关键工序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保障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从国产化替代到自主可控、技术引领,华达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业化保障能力,为客户精心打造更为优质、可靠的互连解决方案,在市场上赢得广泛赞誉与认可。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基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一方面积极稳健地推进卫星互联高可靠连接器产业化项目与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另一方面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携手合作,构建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有了资本市场和西工大、西电等高校技术理论的双重加持,我们更底气倍增,在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征程中更具信心与决心。"华达董事长范军卫表示,公司正以上市为新起点,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引擎,驱动自身快速转型,加速由单一元器件供应商向整体互联系统方案提供商迈进,为陕西电子信息产业链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丝博会上,外商嘉宾了解陕西电子产品

从化解历史包袱到培育上市梯队,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兴产业突破,陕西电子的改革实践,正是陕西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其每一步改革,都是在为陕西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夯基垒台;每一次突破,都是在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当长岭电气的机器轰鸣与华达实验室的仪器运转交织,当老牌国企的涅槃与新锐科技企业的成长共鸣,陕西电子正以改革之笔,在三秦大地上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国企答卷。

起点新闻记者 刘望

审核 魏诠 张建成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10/11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