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维生素”生产链条背后的陕西传奇

西部网2025-10-11 17:20

有色金属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合金中加入适量有色金属,往往能催生超越单一金属的优异性能,为工业发展注入不可或缺的活力。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作为一家大型省属国有企业,深耕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其核心产品产能显著:钼精矿年产能达5万吨,钛产业年加工能力超过4万吨,两项综合实力均位列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电解铝年产能90万吨,位居国内前十;铅锌年冶炼能力60万吨,含副产品总产能居国内首位;硅产业年加工能力2万吨;贵金属产业体系完备,国内地位突出;钒、钨、镁等产业亦各具特色。

近日,起点新闻记者走进陕西有色下属企业,探访“工业维生素”背后的产业链图景。

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技术人员正在塔吉克斯坦恰拉塔矿区开展地表构造研究

大地寻宝:找矿,万里山河见证使命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找矿突破,是陕西有色旗下西北有色地矿集团的重要使命。

西北的9月,雨水淅淅沥沥,西北有色地矿集团712总队公司技术人员正踏着秋色,在陕西省镇安县东阳钨矿项目现场开展探矿工作;

山峦之侧,荒漠之上,西北有色地矿集团物化探总队公司塔中矿业技术服务项目组正在塔吉克斯坦恰拉塔矿区进行地表构造研究;

深井之下,矿灯投下的光束里,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权属西北资源技术人员正在井下攻深找盲……

以西北五省及晋蒙大地为经纬,加大勘查投入、加强综合研究、加快攻深找盲,西北有色地矿集团集中优势技术力量构建“天-空-地-井”三维立体综合找矿技术,在有色冶金矿产勘查领域取得了丰硕找矿成果。

自2021年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西北有色地矿集团累计实施地质勘查项目数百项,估算新增金、铜、铅锌、钒、钼等各类资源量和潜在资源近千万吨,新增矿产地50余处。

聚焦国家紧缺和重要能源资源、基础性战略性矿产、新能源新材料矿产、对外依存度高的大宗矿产等重点领域,积极实施找矿突破,全力争取建立新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西北有色地矿集团为筑牢国家资源安全基石、赋能有色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西安勘察设计院工业EPC项目:汉中锌业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项目

点石成金:匠心筑梦,每一克金属都是承诺

矿藏的价值,在智慧的冶炼中绽放。

隶属于陕西有色的西安勘察设计院涉足冶金、矿山、建筑、新能源等多行业,可独立承担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多专业业务,可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工程咨询与项目管理服务。

“‘十四五’期间,西安勘察设计院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科技创新与业务结构优化双轮驱动,在技术研发、质量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西安勘察设计院董事长常礼安介绍。

该院入驻秦创原的高纯度镁研究项目成果转化喜人,“节能型蓄热式竖式还原炉”完成了产业化推广,已有8台竖罐还原炉正式建成投产运行,合计产量达到40000t/年,国内设计业务量占比超80%。

该院“秦岭金属矿山生态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获批陕西省“两链”融合企业(院所)联合项目,建立陕西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示范基地,相关关键技术研究获评“国内领先”。

2023年10月,西勘院参与规划设计的3个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山水工程15个优秀典型案例。

2024年2月,该院设计的全球最大单体规模一次性建设工业硅项目-东方希望集团兰州东金硅业40万吨/年工业硅项目应用大量新技术,节约总投资近20亿元。

2021-2024年,该院建筑施工业务累计贡献利润1.68亿元,矿山治理、危废处置等绿色业务稳步发展,数字化业务年均增速超100%;2024年研发投入较2021年增长42.6%,研发投入强度达2.47%,超额完成目标。

宝钛集团研制的钛合金深潜器载人舱球壳模型

“工业维生素”的淬炼场 让中国钛闪耀世界

走进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旗下宝钛集团的车间,扑面而来的是碰撞着的生产氛围和创新激情。

“十四五”以来,宝钛集团积极应对挑战,优化调整营销策略,合理配置内外部资源,统筹推进产链提升、科技创新、管理优化等重点工作,谋创新、稳生产、抓项目、促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产业规模持续做大。

宝钛集团副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张平辉掰着手指,向记者简述了宝钛的科技创新突破:650℃高温钛合金工程化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突破,自主设计研制的10吨级大型真空电子束熔炼炉实现国产化替代,航空用钛合金薄壁型材突破“卡脖子”技术……

成功研制、成功轧制、突破技术难题、突破技术工艺……一个个专业词汇令人目不暇接,每一项突破,都凝聚着宝钛人自主创新的心血与汗水。

更值得一提的是,宝钛主持制定多项国际标准,实现我国钛领域国际标准制定零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钛领域的话语权。

一大批新设备陆续投入使用;一条条生产线相继投产。高质量项目的建设,为解决生产瓶颈,进一步提升高端材料供给能力,逐步实现“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转型数字化、体系安全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绩单熠熠生辉。“自2021年以来,宝钛集团钛产品产量已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2024年,宝钛集团钛产品产量突破4万吨。”宝钛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联国介绍说。

旗下企业的蓬勃发展,正是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整体实力的生动缩影。

目前,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已形成“勘研建、采选冶、材装贸”全链条业务格局,构建起全要素产业体系与多元金属品类结构,持续为中国工业注入丰富而优质的“维生素”。

起点新闻记者 刘望

审核 魏诠 张建成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10/11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