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未来——热烈祝贺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

陕西日报2025-10-26 08:19

时序更替,岁物丰成。10月25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示范区开幕。

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聚焦创新驱动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着力搭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应用和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品牌化水平,为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积极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杨凌农高会寄予厚望,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指示。陕西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秉持服务“三农”的办会宗旨,推动杨凌农高会在创新中发展、在开放中壮大。自1994年创办以来,杨凌农高会累计吸引来自全国34个省(区、市)以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家企业单位参展,参展项目及产品超过19万项,成为全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展会,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和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被誉为中国农业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

农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沃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陕西农业科技实力雄厚,拥有9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7000多名农业科教人才,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生态修复与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从展示国内外前沿科技、先进设备到举办特色现代农业展,从举办种业专题展览论坛到组织科技成果对接洽谈,杨凌农高会始终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需求,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技术不断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在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平台驱动下,杨凌农高会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先进实用技术大面积辐射推广,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农业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参与。30多年来,杨凌农高会为中外农业合作交流带来更多机会、注入更强动力。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展览、论坛、推介等国际活动逐渐增多,杨凌农高会充分发挥高层次展示平台作用,国际交流更加活跃,交易成果更加丰硕,有力促进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特别是杨凌农高会走出国门,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海外展,实现了国内外联动,充分彰显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谋求合作共赢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对于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深化农业领域国际合作、打造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开放平台具有重要意义。“磁吸力”不断增强的杨凌农高会,成为“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的生动例证,展示出中国与世界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诚意与胸怀。

刚刚闭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乡村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成为破解“三农”难题、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杨凌农高会通过强化农业与科技融合,深化农民、专家、企业合作,让农业科技工作者更加明晰科技攻关的方向和路径,让农民更加容易找到所需技术和产品,让涉农企业更加便捷地找到合作伙伴、拓展更大市场。多年来,杨凌农高会持续组织大规模专家咨询与实用技术培训,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农业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通过展会搭建的桥梁,智能水肥一体机、农业物联网平台、无人植保机等“黑科技”走进千村万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可用的种植养殖技术,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在农高会的推动下,一条条“金扁担”挑起广阔沃野新“丰景”,一条条产业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杨凌农高会必将更好地担负起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重要使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中展现更大作为,必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预祝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圆满成功!

本报评论员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10/26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