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增至50%
陕西日报2025-11-09 08:09
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前三季度陕西经济数据显示,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至12800多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上半年的49.8%提升至50%,提前实现年度目标。
“民营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好、加快发展态势,已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稳中提质、向新向好发展的重要支柱。”11月6日,省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刘斌说。
陕西民营经济良好发展势头从去年一直延续至今。全省民间投资增速自2024年开年由负转正后保持高位增长,“五上”民营企业数量稳定攀升。据陕西省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陕西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8%,高于全部投资增速6.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在“五上”企业中的占比超八成,较上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已成为陕西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蓬勃发展的主力。
省统计局副局长胡清升解读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陕西坚持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成本,持续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民间投资信心持续提振。
陕西是国资国企大省,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提升民营经济占比是陕西在新形势下应变求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今年,省发展改革委制定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七条措施》中明确提出,力争到今年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50%。
陕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设立省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提振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信心。省发展改革委推荐我省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参加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和中国民洽会,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民营经济现场会上推介民间投资项目,组织省内民营企业参与国家投贷联动试点,推荐民间投资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储备适合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项目,向社会公开推介适合民营企业参与的重大项目,并且连续三年实施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贷款贴息政策,出台七条举措、打造“四个一”工作体系、实施七大行动,着力解决政策知晓率不高、融资难、民企竞争力不强、营收规模小等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参与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
政策有力有效,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嵌入全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能源等产业链条,有力撑起了全省经济的“半边天”。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