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和在建总里程达到469.46公里 居全国第11位

西部网2025-11-25 19:15

发布会现场

11月2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陕西“十四五”时期区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

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陕西道路里程达到10416.76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和在建总里程达到469.46公里,居全国第11位。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成综合管廊662.07公里。累计建成公共停车场4463处、停车位67.1万个,新增配备充电桩5.9万根,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王友志介绍,五年来,陕西省以城市更新作为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的重要抓手,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9000余个,完成投资超3800亿元。

王友志介绍有关情况

聚焦“一老一小”,建成340个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93.8%。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330个,更新改造小区内水、电、气、热等各类老旧管线8589公里,加装电梯2057部,改造增设停车位7.09万个,建设完整社区90个,推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王友志称,五年来,全省实施县城建设项目6300余个,完成投资2669亿元,县城道路增至5616公里,供排水等管道达2.8万公里。37个县成功创建县城建设示范县,因地制宜推动100个县域副中心镇建设,“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 522.52 亿元,镇区建成区规模新增 16.68 平方公里,达 357.91 平方公里,推动小城镇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支撑点,有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同时,扎实开展城镇燃气安全“大起底”排查和“全链条”整治,累计排查整改燃气安全隐患 6.93 万处,更新改造老化管道 1.66 万公里,同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布设物联智能感知设备 2.5 万余套,覆盖监测各类管道 1.17 万公里,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此外,坚持保护优先,突出活化利用,不断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开展了七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选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4 座、名镇 51 个、名村 58 个、传统村落 663 个、街区 68 片、历史建筑 1224 处,1139 株城市古树名木“一树一策”建档保护,具有陕西特色、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

王友志表示,下一步,将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起点新闻记者:杨晏宁

审核:康乐群 张建成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11/25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